您的位置: 公益科普> 科普知识> 蟑螂
蟑螂
曾晓芃《蟑螂防制指南》(12)
来源:未知   时间:2019-12-20     分享:

■粉剂施用指南

   

1. 布粉场所

粉剂适宜喷撒在干燥、隐蔽的场所和部位,如一些缝隙、孔洞、夹墙、角落和一些固定设备(如书籍、家俱、货架等)的底下等。此外,一些电器设施和配电盒(箱)的底部也可用粉剂处理。

2. 布粉量

粉层用量不宜过多,只要表面有一层薄而均匀的粉层就行了,用量过多,反而引起蟑螂的拒避作用,影响蟑螂进入粉层。

3. 粉剂保留与更换

粉剂性能稳定,残效期长,如不受潮可保持药效达半年之久。如发现粉剂已受潮,或受到清扫破坏,则应及时加以补充或更换。

 

 

■滞留喷洒剂灭蟑施用指南

 

滞留喷洒是一种最常用的灭蟑方法,即在蟑螂经常出没的活动场所,喷洒持效性药物。常用滞留喷洒剂型有可湿性粉剂、胶悬剂、微胶囊等。

1. 确定剂量

滞留喷洒剂的使用剂量因药剂种类不同而存在差异,应按药剂使用说明书标明的推荐剂量来使用,切忌随意加大或减少推荐剂量,否则将会给今后的防治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同时,要结合以往用药历史和现场抗药性情况,最终确定现场某种药剂的使用剂量。如:常用滞留喷洒剂灭蟑的推荐剂量有: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稀释80100倍; 5%顺式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稀释80100倍;20%残杀威乳油,稀释1020倍;以上药剂按4050ml/ m2进行滞留喷洒。

2. 配制用药浓度

剂量确定后就可按要求配制实际需要的用药浓度,配制方法如下:

液体杀虫剂(乳油、胶悬剂、水乳剂等)稀释公式:

X=A/B-1(当X≦100)或 X= A/B(当X100)

X——为1份杀虫剂(工业品)应加水的份数;

A——为杀虫剂浓度;

B——为配制浓度。

1.用50%乳油配制成0.5%的药液:即50/0.51=99,取1份乳油加水99份。

2.用2.5%胶悬剂配制成0.01%的药液:即2.5/0.011=249,取1份胶悬剂加水249份。

 可湿性粉剂稀释公式:X=A×B/C

X——可湿性粉剂需用量(千克);

A——配制药液的浓度(%);

B——配制药液的量(升);

C——可湿性粉剂浓度(%)。

3.用5%可湿性粉剂配制成0.04%的药液10升,需可湿性粉剂的量为多少?

X=0.04×10/5=0.08(千克)

  3. 选择喷药部位

喷药人员在用药前一定要对计划灭蟑的建筑物内各个房间的结构,室内布局进行一次全面观察,做出虫情(密度)监测,并掌握害虫的栖息活动场所,这样喷药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要防止不了解虫情,喷药时,或者象撒“胡椒面”一样面面俱到,或者是忘了对重点喷药的部位与栖息场所进行处理,这样就会造成人力和药物的浪费,又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蟑螂是爬行害虫,喷洒的重点应是蟑螂经常活动的表面和各类缝隙,以便它们爬过药面而接触身亡,对确认害虫没有发现的地方,不必喷药。此外,喷药前,应注意将食品、食具等搬出,以防污染。

4. 喷药顺序与时间

喷药开始时,应先在门、窗以及其他通道口喷洒一圈宽约2040cm的屏障带,使得蟑螂从这些出入口逃跑时也会接触到药物。然后顺序地由外向内,由上向下作喷洒。喷洒高度:墙面:11.5m,靠床墙面:0.5m

喷药时,要先关闭门、窗、风扇和排风扇,同时,橱柜门应该打开,并取出桌子的抽屉,以便对内喷药。喷药后,再密闭1小时,以防药物随风流失和蟑螂逃窜。

喷药宜在晚饭后进行,一是便于工作的开展和管理,特别是在公共食堂和厨房操作间喷药灭蟑,白天工作不方便;二是因为蟑螂都是在黄昏后开始活动,晚间灭蟑能提高杀虫效果。

5. 扇形与线形喷药

蟑螂既经常在表面活动爬行,又栖息于各类缝隙中,因此,灭蟑使用的喷雾器喷头应为可调节式的,既能扇形喷雾,也能线形喷雾。一般线形喷洒喷量为40ml/m缝,滞留喷洒扇形喷量为40ml/ m2

对蟑螂经常爬行的地面,主要用扇状喷头进行滞留喷洒,橱柜、台面以及墙角落,墙缝等可作点状喷洒。线形喷洒在灭蟑中经常用于处理缝隙,而这中缝隙喷洒是杀灭蟑螂的重要技术,可在害虫栖息的裂缝、洞穴和角落周围先喷一圈宽约20cm的屏障药带,然后再对这些栖息场所手线状喷头进行足量喷洒。切忌先对这些栖息场所直接喷射,否则就会将害虫驱赶到没有药物的地方得以幸存。

 (《蟑螂防制指南》连载(1-11)曾刊载于《中国有害生物防制通讯》)






作者简介:

 

 曾晓芃,男,博士,主任技师。现任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农业部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主要从事病媒生物防制专业。主持制定了“一带一路”、APEC、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政治及体育活动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主持了科技部“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技等项目,共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3部专著,参与起草国家推荐性标准31项。曾获得首届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工程资助人选、“北京市2006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入选者”、“首都劳动奖章”、“奥运卫生保障先进个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2009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学科骨干”。两项科研课题分别获得“2009年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进步三等奖”和北京市人民政府“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