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2种仓储害虫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不是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
这类虫子虫体小,一般都不超过5mm,而且一眼看去几乎一模一样,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区别。如果发现了要想拍照咨询,要拍清楚细节也不容易。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能认识它!
虫体有哪些部分?
认识任何一种虫子,需要搞清楚虫体的各个部分,这样在面对各个部分差异点的时候就能针对性的对比。
对于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这类一眼看上去“一模一样”的虫子,识别它们的要点就在一些细小部分。
这些部分的识别包括:
体长:昆虫从头部前端至腹部末端的长度。
头部:昆虫体躯前端的体段,具有眼、口器和触角等。
前口式:头部平伸、颚端向前的头型。
触角:位于头部的一对分节的感觉附肢。
复眼:由多数小眼集合组成的感觉器官,位于头部两侧。
小眼面:组成复眼表面的若干小型单位,由小眼的角膜构成,常为六角形。
颊:头部两侧的区域,在拟步甲科昆虫中常向后延伸切割复眼。
前胸背板:前胸节背面的骨化部分。
鞘翅:甲虫的革质或骨化前翅,静止时覆盖后翅,常在背中相遇成一直线。
小盾片:具翅胸节背板后面部分的骨片。在鞘翅目中,中胸小盾片成为位于鞘翅基部间的骨片。
跗(fū)节:足的端部部分,由1节~5 节构成。
刻点:虫体表面分布的点状小窝。
二者在虫体上的差异
赤拟谷盗
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
体长约2.3~4.4mm,长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稍有光泽。复眼肾形,黑色。鞘翅上有纵行刻点。
触角由11节组成末端3节突然膨大。(突然膨大)
头部扁而宽,复眼内侧无明显的脊。
复眼大,腹面观,两复眼的间距约等于复眼的横直径;侧面观,复眼被颊切割后所剩留的最窄部分为 5 个小眼面的宽度。
杂拟谷盗
Tribolium confusum(Jacquelin du Val)
体长2.6mm~4.4 mm。长圆形,赤褐色,略有光泽。全身密布小刻点。
触角由11节组成触角末5节逐渐膨大。(逐渐膨大)
头部扁而宽,两颊在复眼处明显突出,颊与复眼相交处隆起形成脊。
复眼小,腹面观,两复眼的间距约为复眼横直径的2倍~3 倍。侧面观,复眼被频切制后所剩留的最窄部分为 1个~2个小眼面的宽度。
二者在习性上的异同
它们在习性上的相同点:
食性相当复杂、可在谷、小麦、大麦、大米、小米、面粉、高粱、豆饼、豆类、干果、油料、皮革、烟叶和中药材等储藏物中发现,有时也取食鱼干、肉干、蚕茧和昆虫标本。每年发生4~5代。成虫常群集于仓内缝隙等处越冬。繁殖力强,雌虫一生最多可产卵 1000 粒左右。 它们在习性上的差异点:赤拟谷盗:在温度 29C和相对湿度 75%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需60 多天,其中卵期平均5~6天,幼虫期平均50 天,蛹期平均10天。成虫有假死性。平均产卵300 多粒。成虫能飞,在高温环境里更善飞杂拟谷盗:在温度27C和相对湿度 70%条件下,完成其生活周约 37 天,其中卵期平均 6天,幼虫期平均20 天,蛹期平均 9天。平均产卵 500 多粒。成虫虽有翅,但很少飞翔。
赤拟谷盗与杂拟谷盗常常混合发生。全国大多地方均有分布。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面粉厂、饲料厂和粮食仓库普遍发生的害虫,日常一定要注意。
鸣谢微信公众号:虫来如此(ID:oatp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