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一生的记忆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08-11-20

    难忘瓦钵乡 

    5月25日,我和省疾控的潘波博士、当地电视台记者随南山队(广东省卫生防疫队第十三分队)一行共14人,前往瓦钵乡开展消毒防疫工作。上午9时,我们从住地出发,途经红岩镇→双溜索镇→维古乡→色尔古镇→20多公里的盘山路,11时才艰难地到达海拔2916米、距离县城75公里的瓦钵乡。
    瓦钵乡有5个行政村,743户,3232人;地震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34人轻伤;砸死禽畜674头(只);倒塌房屋102栋,危房911栋,均不能住人。群众都是在村庄旁边用塑料布搭的简易住所,挡不住风,也遮不住雨,卫生条件很差,生活相当艰苦。
    在听取乡领导的简单介绍后,南山队立即分成3个组,分别到曲瓦、桃支、渔沙沟3个行政村展开消毒防疫工作。各村都分别在山梁或山窝处,山高路远。山高,高到你往下看会头晕,抬头看终年见雪山;路远,远到去曲瓦村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最近的桃支村也要走半个多小时;每个村的组与组之间也相距甚远,大多是又陡又窄,直上直下的山路,工作条件非常差,电信又不通,三个组只能是各自为阵。队员们背上药物器械,带上午餐的干粮和水,全付武装奔赴各村。
    我和潘波博士到离乡政府较近的桃支村随访受灾群众,并进行灾后如何搞好环境卫生、防止媒介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散发相关的宣传资料。我们步行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山嘴上,陪同的乡医院院长告诉我们,上面是桃支村的俄苏组,下面是桃支村的俄支沟组。我们往上看,一个村庄大部分房屋被震塌;往下看,另一个村庄几乎被震为平地。我们都是第一次目睹地震现场,这场景真的震憾人心!深感大自然威力之巨大,惊叹人类力量之弱小。在这样惨烈的场景下工作,我们似乎没有劳累感,没有饥饿感,没有了时间概念……。
    15:30左右,下起了毛毛雨,对面茂县山上乌云密布,乡领导担心我们下不了山或遇到什么塌方之类的情况,叫我们马上停止工作,迅速撤退回城。但三个组分别相距1-2小时路程,电讯不通,我们只能在乡政府耐心地等待。
    16:22,在我们焦急地等待中,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余震,坐在乡政府连廊的人们,一下子都跳到了院子中间。这时,对面山上已经下起了大雨,真急人!
    16:30,第一组的队员回来了,向我报告说,他们在俄支沟组消杀时,在一窝棚里发现了死人,(地震受伤不愿出去治疗),还帮助把死人给抬了出来,正在准备火葬……。
    17:30,所有队员终于全部回到了集合地点,我们迅速启动车辆,立即出发返回。从乡政府到山下省道有20多公里盘山路,从上往下看是万丈深渊,开了30多年车的司机都说腿打颤。若遇上下雨那就更危险。老天爷很关照我们,直到车快开到山下时才开始下雨。
    18:30,我们终于下到山下的省道,原以为可以松口气了,岂知山下情况更糟。由于刮风下雨,早上还干干净净的马路上,现在却稀稀拉拉的出现了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头,我们一路上还不时有石头掉到路上,有3次几乎砸在我们的车上,幸好是掉到我们前方3-5米的地方。指挥部支援我们的一辆面包车,为躲山上掉下的石头,结果被道路上的石头碰了底盘……。
    19:15,离县城越来越近,我们正庆幸一路没发生意外,突然,就在我们第1辆车前方15米左右有一股泥石横在我们的车队面前,如果我们早一点也许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立即指挥车辆和人员迅速远离滑坡地段和有飞石的地方。也就在此时,突然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让人惊心动魄,吓得我跳了起来,回头一看,河水溅起老高,原来是一个巨石滚到了河中。这时,两边山上的石头不时地掉下来,我真的非常担心全队人员的安全。
    由于手机没有信号,我们又知道后面离有人的地方极远,而且路旁边山上不时掉下石头,后退不现实,我和潘博士绕过泥石跑到公路的另一端,这时随行的电视台记者告诉我们再往前2公里就是维古镇,潘博士就叫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陪同医生和一位志愿者跑到镇政府求救支援,同时用卫星电话向指挥部联系。普通电话没有信号,卫星电话信息也不好,很难联系上,潘博士不断变换方向,用了很长时间,卫星电话终于通了,向黄晓军总指挥报告了我们遇到的险情。黄晓军总指挥再三嘱咐我们要撤离到安全的地方,保证人员的安全……。20多分钟后,维古镇书记带领10多个人冒雨赶来,冒着危险清理被泥石堵塞的公路,我们一部分队员负责警戒山上有无飞石头掉下,另一部分投入到清理公路战斗中。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清理出2米宽的路面可以通车了。我们顺利通过,成功脱险,并在半路上遇到黑水县派来接应我们的卫生局杨局长。晚上9:25,我们赴瓦钵乡开展消毒防疫工作的14个人及3辆车全部安全返回营地。
    战友情深。正在开会的其他队队长得知我们遇险时,聚集指挥部不肯散去,都在为我们焦急,为我们担忧;当听到我们成功脱险、安全进入县城的消息,又都情不自禁的一起鼓掌欢呼……。回到营地,食堂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总指挥还命人备了白酒,祝贺我们平安归来……。

    难忘黑洼村 

    5月27日早上8:00时,我随大部队一起出发,先接上当地电视台的2名记者到红岩乡采访"新郎官",然后赶往我市罗湖队(广东省卫生防疫队第十一分队)的工作点——黑水县龙坝乡。
    龙坝乡有5个行政村,罗湖队当天是到黑洼村开展消杀工作。黑洼村就在乡政府旁的高山顶上。看到高高的大山,大家都是尽量轻装,只带上了消杀药械和喝的水,连干粮都没带。上午9:30左右,我们从乡政府出发,队员们背着药械,扛着红旗,斗志昂扬地开始了"登山活动".开始,大家走的还很快,很集中,争先恐后。我则跟在队伍后面,稳步上山。为节省时间,我们不走机耕道,专走羊肠小道。山徒路窄,荆棘丛生,尤其是川黄连、沙棘等有刺植物,总是和我们拉拉扯扯,阻挡我们前进。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登,似乎才上到半山腰。这时,我发现走在自己前面的只有两个人了。回头一看,有以组为战的,也有各自为战的,战线拉得很长。我用了2个多小时才上到了海拔2800米的黑洼下村,等了一会儿才又上来了几个人,我交待他们留下几个人在下村消杀后,就在村书记的陪同下继续往上村攀登。村书记边走边介绍情况,他告诉我:黑洼村海拔2800-3200米,是龙坝乡在5.12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村。全村共有62栋房屋,全倒塌38栋,危房19栋,列缝5栋。尤其是黑洼上村的19栋房有16栋全部倒塌,3栋部分倒塌,没有帐篷,人们都住在简陋的棚子里,日子过的很艰难。现在没有电,电信也不通,也快没吃的了!我们边说边走,不知不觉间就上到了海拔3200米的黑洼上村,我看手表已经是12:40了,队员们13:00时左右才纷纷上来。我们上山用了3至3:30小时。
    当队员们精疲力竭地上到黑洼上村,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房子几乎全部倒塌的情景,他们都十分震惊,忘记了疲劳,忘记了饥渴,一个个都默默无言,认认真真地开展起消杀……。村子很小,每个队员一台喷雾器,半个多小时就全覆盖喷洒完了。临下山时,队长司徒双简告诉我,队员们想给乡亲们捐点款!我说行,就到下村的场坝进行吧!说完,我们就开始下山,先到海拔2800米的黑洼下村去。 
    黑洼下村的场坝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14时多,队员们陆陆续续都下来了。这时,队长司徒双简迟迟未见下来,他在赴川的路上就感冒了,今天又上到3200米的地方搞消杀……,令人非常担心。十多分钟后,他终于和另一个队员慢慢地下来了。已经下午两点半了,我们又没有带干粮上山,现在干完活儿,才感觉到又累又饿。这时,村书记说他已经安排人在给我们煮面条,让我们吃了午饭再走。我征求队员们意见,吃不吃乡亲们煮的面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吃"!是啊,山上没有电,乡亲们都快要没吃的了,就是买,也要到山下去背上来啊!我们宁可饿着肚子下山,也不能吃乡亲们的面条。当时,我们真的饿的够呛,但队员们还把带上来唯一能充饥的朱古力分发给了小朋友们。
    我们只好抓紧时间,争取尽快下山。首先是司徒双简代表福田队向黑洼村捐款1000元,然后是徐中国、陈邦平个人分别再向村里捐了500元、200元,陈冠颖个人捐出500元专门给小朋友们买学习用品和糖果,最后,我向该村一个只身抚养2个(10-13岁)孙子的70多岁的孤寡老太太捐了500元。村书记又是致谢,又是推辞,激动不已。乡亲们在村口不让我们走,非要我们吃了午饭再下山。村书记看出是留不住我们的,就亲自陪同我们下山,一直把我们送到了半山腰还不肯回去,坚持要把我们送到山下。
    我上山就用了整整3个小时,知道这段路程的艰难,说什么也不能让村书记送我们到山下。我坚持要他返回,否则我不走了,相持之下,村书记只好一步一回头的上山去了。我快步下山,15:40第一个回到乡政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