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行业是一个传统服务行业,数字化在传统行业的应用是大趋势。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强调数字化技术在传统行业上的应用,习主席在2021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提到:“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安徽、山东等各地的卫健规划里也都有强调数字化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当前PCO市场正面临多重挑战,创卫市场的降温、甲方客户预算下降同时要求变高、同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接下来的PCO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PCO体量、不同的客户类型等因素肯定有不同的答案,使用数字化技术来升级自己的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是一个适用于所有PCO企业的答案,数字化技术可以让PCO拥有差异化竞争力、可以让PCO企业为客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可以帮助PCO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首先,我们看看人工智能AI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举一个场景案例,PCO在服务食品工厂等一些高标准、高要求的甲方客户时,客户会提出要求记录捕蝇灯粘纸上虫害的数量,甚至种类,这就需要PCO一线人员对着粘纸上的虫子数数,花费大量的工时,有可能还会出现误差。这么一项极其耗时的工作,现在完全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虫害图像识别系统来做,拍一张照片,几秒钟系统自动就可以识别出虫子的数量,甚至种类,大幅减少了人工消耗,那就可以解放人工去做更多有价值的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离我们并不远,国际领先的PCO企业已经布局这些智能化设备和解决方案,并且已经获得竞争的优势。这些技术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储备,国际大型PCO企业有资本和能力去做,所以他们一直引领着这个行业发展,也一直比本土PCO企业发展的更快、更有竞争优势。MHP臻达先净作为一家服务PCO的平台型企业,也在布局这些技术,并希望本土的PCO公司也可以有同样的设备和解决方案去武装自己,我们也在人工智能虫害图像识别算法和物联网技术上取得了突破,这些解决方案难以突破的技术核心点正是软件系统和图像识别的算法。目前MHP人工智能虫害图像识别算法,已经可以比较精准的识别出常见害虫的数量,在一些客户的试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馈。目前我们正在不断优化此项算法,希望可以在识别的种类上进一步突破,同时在降低最终解决方案的成本,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本土的PCO企业都可以用实惠的价格获得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解决方案,建立竞争优势。
跟PCO一线人员去现场,他们觉得这个工作很辛苦,让他们更头疼的就是写报告、找报告。这个问题,只要引进数字化系统就解决了,不仅不需要员工写服务报告,还不需要员工写数据分析报告,甚至不需要留存、寄送纸质报告。数字化系统可以在员工服务时,点击下手机,拍几张照片,就可以输出一份标准的、专业的、图文结合的现场服务电子报告,服务结束的同时,报告就写完了,大幅减少了传统模式下员工写报告的时间。而且数字化报告更易储存和寻找,PCO一线员工经常遇到现场服务的时候,客户来突然来电话说要迎接审核,马上要出某一次的服务报告,员工还得让后勤在纸质报告里翻找寄送,导致效率低下。如果每次服务完的电子报告都储存在系统里,员工很容易直接搜索到,导出一个PDF文件就可以发给客户,既节省时间又节省成本。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户要求定期的风险分析报告,例如按月、季度、年度,内勤人员需要使用之前,每次服务报告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整理数据、趋势图表等,而数字化系统可以根据之前每一次服务的电子报告,一键生成定期的趋势报告,1秒的点击,就可以完成内勤人员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这都是数字化系统创造的价值和优势。
MHP一直致力于让本土PCO企业拥有这些数字化解决方案。PCO伙伴们可能还是会有很多问题,例如,价格问题?其实,每个月少喝一杯咖啡、每年少去一趟饭店,你就可以使用PCO专用的数字化系统了。还有人会说,不用这些数字化技术也能开展业务,完全没有问题,但目前行业竞争这么激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提供的服务同质化程度很高。没有所谓的“差异化”竞争力,而数字化技术是传统服务行业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正是PCO进行数字化升级的最好时机。任何升级或者新技术带来的差异化红利期,是有时间限制的,现在的差异化,未来就是门槛和标准。越来越的PCO企业选择数字化升级,他们现在在市场上有着更强的竞争力,但是当数字化成为大多数PCO的选择的时候,你再使用数字化,就没有差异化竞争力了,甚至市场已经被先数字化升级的企业分掉了,所以,数字化解决方案早用早获益。欢迎关注MHP臻达先净的公众号或者官网(https://www.mhpworld.cn/),插上数字化翅膀,助力行业腾飞从现在开始。
作者:先正达集团公共卫生平台 MHP臻达先净(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张义鑫 来源:2024全国卫生杀虫及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药械学术交流暨产品展示会讲稿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