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卫生健康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明年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更好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坚实基础。一是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抓好“最后一公里”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行政管理能力和作风建设,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和行风建设,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二是以基层为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均衡发展。积极谋划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落实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以紧密型医联体为抓手推进县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推进资源薄弱县常态化巡回医疗全覆盖,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维护公益性的运行保障机制。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和医改工作的领导,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以地市为单位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以公益性为导向,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加减并举稳定公立三级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进落实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加强廉政建设,大力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四是坚持预防为主,促进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持续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控,全面提升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中国行动,推动重大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早筛早诊早治,推进基层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五是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持续推进扩人员、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集中全系统力量,在儿科服务、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血液透析服务、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托育服务、血费减免、健康知识宣传等方面实施8项为民服务实事,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六是坚持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优势专科、西学中人才队伍建设,谋划实施“新时代神农尝百草”行动。七是研究促进生育政策,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落实好一揽子生育支持政策。开展早孕关爱行动,推进老年上门护理服务。推进医育、医养结合,着力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引导有条件的县区级医疗机构延伸开展托育或医养结合服务。八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进卫生健康重大科技攻关,深化医教协同,加强薄弱学科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医学生和医务人员人文法纪教育,积极培养医防管交叉复合型战略人才。九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和血液保障,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维护好行业安全稳定局面,有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十是助力促消费、稳增长、增后劲,积极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两重”“两新”工作,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发展健康产品、治未病和特需医疗等消费。
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
11月4日,全国爱国卫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燕红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充分肯定一年来各地爱国卫生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当前爱国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健康优先理念,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拓展工作内涵,进一步推动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健康管理转变;要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推动社会健康从一元治理向多元治理转变。会议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好爱卫会统筹协调作用,组织开展好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健康素养提升、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更大成效。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于2024年12月27日(星期五)15时举行“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与免疫规划司副司长(主持工作)李筱翠,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姚强,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阚飙介绍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疾控事业改革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事关疾控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年来,疾控系统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守护人民健康为根本目标,全面实施《指导意见》,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取得了积极成效。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传染病防控司司长雷正龙在答记者问时说,《关于建立健全智慧化多点触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为动力,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拓展监测渠道。我们在优化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基础上,在1041所哨点医院开展新冠、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覆盖了所有地市和有代表性县区。同时,我们还选取其中部分哨点医院,开展多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目前由中国疾控中心每周向社会发布多病原监测结果,并进行健康提示。此外,我们还通过病媒生物、城市生活污水、全球传染病信息、社会舆情等多种监测渠道,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准确性。二是紧盯新发突发传染病。我们正在试点不明原因肺炎主动监测,完善后将逐步推广。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我们正在制定病原微生物报告目录,明确实验室报告程序和疾控机构进行核实处置的流程。这个实验室网络不仅包括疾控机构的实验室,还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实验室等。三是强化数智赋能。2023年和2024年中央财政投入经费,支持各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省统筹区域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其中北京、天津、湖北、浙江等省份已初步建成。为了实现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之间传染病相关数据的有效衔接,我们在全国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部署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前置软件。截至目前,集成部署到位率达到71%,其中北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集成部署到位。同时,我们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了传染病数据自动分析和预警能力。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也请大家关注传染病监测预警信息,做好自我防范,保护好个人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