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即扑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编制的《红火蚁蚁群室内饲养技术规程》(T/GDPPS 010—2024)正式发布!这一技术规程的出台,对于红火蚁的研究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红火蚁是全国农业、林业和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全球公认的百种最具危险性的入侵物种之一。自2004年在我国大陆广东首次发现以来,给我国的人体健康、农林业生产、公共安全和生态系统等均构成了严重威胁。建立科学规范的室内饲养技术,是深入研究红火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开发有效防控技术的基础。
以下是规程中的部分要点
• 采集工具及材料:需要准备吸虫器、铁锹、手套、滑石粉、塑料桶、雨靴、棉花、黄粉虫等采集工具及材料,蚁群饲养盒宜选用透明的塑料保鲜冷藏盒,还需准备人工蚁巢等饲养材料。
• 采集天气与过程:宜选择晴天、多云或阴天,气温在20℃-32℃时开展采集活动。选择蚂蚁活跃且蚁丘直径在20cm以上的红火蚁蚁巢,清理周边杂物后,用铁锹将蚁巢挖出,迅速放入桶或整理箱内,尽可能采集到有翅蚁和蚁后。
• 采集后运输与室内静置:装蚁巢的容器应在封口处留缝隙,运输车内温度降至24℃及以下,每隔1-2小时观察并补充滑石粉。将采集回来的蚁群放在室内静置2-3天,期间每隔1天淋100-200mL清水。
本规程的发布凝聚了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即扑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智慧和心血。它将为从事红火蚁研究的科研人员、防控工作者等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研究效率和防控效果,推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我们期待这一技术规程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守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安全做出贡献。
附件:《红火蚁蚁群室内饲养技术规程》获取规程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