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被受感染的虎蚊(伊蚊)叮咬所传播的病毒,会引发高烧和全身疼痛,通常情况下这一病毒类疾病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会很严重甚至致命。
据美国周六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近五分之一的登革热病例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并且2024年的感染病例数量已创下新高。这表明气温攀升对登革热病毒的传播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研究传染病的生物学专家艾琳·莫迪凯(Erin Mordecai)向法新社解释道:“登革热是一种对气候十分敏感的疾病,可以显示出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程度。”
登革热是通过被感染的虎蚊叮咬所传播的病毒,会引发高烧和全身疼痛,通常情况下这种病毒性疾病是良性的,但有时也可能很严重甚至致命。
1、世界上19%的登革热病例由气候变化造成
随着全球变暖,登革热已传播至130余个国家。虎蚊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如今它们已蔓延到了这些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
在美国热带疾病及卫生学会的年会上,一个研究团队展示的最新研究呈现了21个亚洲及美洲国家中登革热发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在阿塞拜疆举办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该项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艾琳总结道:“19%的登革热病例是由气候变暖造成的。”
2、2024年1-8月共计1300万登革热感染病例
20℃至29℃是该疾病在秘鲁、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巴西等登革热高发地区传播的最佳温度区间,感染病例将在未来数十年中增长150%到200%。
总体来说,未来25年内至少有2.57亿人生活在因气候变暖而导致登革热感染病例翻倍的地区。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24年前八个月登革热感染病例已有将近1亿3千万例,几乎是去年最高值的两倍。
艾琳·莫迪凯还说道:“由于缺乏检测或症状,目前存在着病例‘大量漏报’的情况,实际感染病例可能超过一亿例”。该项研究也是在法属西印度群岛——瓜德罗普岛疫情爆发后不久开展的。
除了气候变化之外,贸易和旅游全球化以及城市化也会促进虎蚊的传播。防止登革热的一个可行方法是向野外投放一种感染了细菌的蚊子,这种细菌可以阻止蚊子传播病毒。
文章来源:Le Parisien 《巴黎人报》&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