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这东西,不过是海边的寻常物事,横竖爬来爬去,背着个壳,显得伶俐可爱,以前到海边的时候,总爱买几只给孩子玩。然而,前些日子在网上竟刷到一个店家卖一种叫“食用寄居蟹”的海鲜,饭桌上得尝其肉,生出些感想。
那蟹身藏在壳里,一端坚硬一端柔软,颇是古怪。坚硬处自然是它自己的壳,而柔软处则是借来的壳。我想,它大约也晓得自己的弱点,所以急急地寻了别个的壳来遮掩。下厨将壳敲开,便见那肉白嫩嫩的,与寻常蟹肉无异,只是形状略略不同。
人言寄居蟹狡黠,懂得借壳而居。然而它生来腹部柔软,不得不终生寻觅庇护。有时寻不到合用的壳,只能以瓶盖、碎玻璃为家。最奇的是,寄居蟹虽借壳而居,却始终不能与壳融为一体。壳永远是壳,蟹永远是蟹。那壳原是别个生物的遗骸,如今成了活物的铠甲。壳外的世界满是螯钳与利齿,壳内的肉身永远柔软脆弱。大树底下只能长小草,为我们遮光挡雨保护我们的东西,很多时候也会成为我们柔弱的原因。
寄居蟹的肉吃完后,壳被洗净放在一旁,在灯光下闪着冷清的光,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一个关于庇护与束缚的故事。
中国的有害生物防制服务企业,业务模式非常多样化,很早以前就曾流传一种说法,如果你的公司业务构成中,政府业务和社会业务的比例,是四六开,或者三七开,对于虫控企业的发展是更有利的,不管其中是否有多少科学道理或者依据,但是,政府业务和社会业务因其不同的特点,各有优势也各有劣势。没有任何一种业务会是我们永远的后盾,我们唯一的后盾——就是我们过硬的技术和本领,在机会来临之时,我们站得出来,干得漂亮,活得坦荡。
这大约便是寄居蟹教给我们的东西吧。
(文/丘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