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安排部署,四川省爱卫办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2009年爱国卫生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全省大力开展以爱国卫生月为抓手的环境综合整治。
一是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在第一阶段的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省共计组织和参与组织治理活动7855次(统计到乡、村),参加人数759.96万次,清理卫生死角335057处,疏通沟渠1214.19万平方米,清理垃圾49912.12吨。
二是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据统计,在第一阶段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省组织健康教育、卫生防病与卫生法规宣传7682次,参加单位113359个,出动卫生宣传人员37185人次,设宣传站点7237个,宣传栏与展板13610个,宣传资料700.77万份,出动卫生宣传车2375辆。3月至5月初,省爱卫办先后制作了1万套春季防病知识宣传画、10.5万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墙报、 61套(244幅)爱国卫生与防病保健知识展版,及时下发54个地震灾区市县或全省各地张贴宣传。5月中旬,在54个地震受灾县统一开展了防病保健和预防甲型H1N1流感知识集中宣传等活动,省爱卫办抽调相关专家组成6个宣讲小组,分赴极重地震灾区宣讲。
三是积极防制病媒生物。结合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科学规范除害灭病活动。在以灭鼠为重点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各级政府投入资金1115.89万元,社会投入资金666.95万元,灭鼠用毒饵259252公斤,灭蚊蝇用药49643公斤。
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四川省卫生厅和爱卫办从全面督导、灾区重点督导、试点市州专项督导等三个层面加强了督导工作。截至4月底,分别对遂宁、泸州、广安、达州、岳池、简阳、合江巩固卫生城市(县城)成果、创建卫生城市(县城)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同时,有关市州加强对卫生城市、县城、镇、村和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据统计,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共组织卫生综合执法3932次,参加人员19679人次,检查单位36115个(次)。省爱卫办还对6个地震极重灾区县(市)的“五有四强化”工作进行了不间断的督查,共查集中安置点、板房学校与幼儿园46个,走访群众5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