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泥淖中的生命营救——卫生系统驰援舟曲灾区纪实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0-08-10

 

 

 每年的8月,是舟曲人习以为常的多雨季节。今年的8月,成了舟曲人永远难忘的悲痛记忆。8日,秀美的舟曲及数万生命陷入一片泥泞。

                                              

       救人!救人!卫生系统紧急行动。

 

      “白衣战士”驰援舟曲 

 

       舟曲,数千名群众身陷泥海等待救治,数万名群众可能受到疾病的威胁。然而,舟曲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站等大部分医疗防疫机构却被泥沙淹没。

 

       泥石流冲垮了房屋,冲不垮人们抗击灾害的坚强斗志。灾情发生后,舟曲县紧急建立野外救护所,县医疗人员在雨水和泥泞中迅速投入伤员救治。灾后几小时,甘南州卫生局派遣的45人医疗队赶赴受灾现场。

 

        泥石流冲断了河流,冲不断中华民族的血脉情深。在得知灾情的第一时刻,来自各地的数百名医疗防疫人员火速向舟曲驰援,用行动列出一张紧锣密鼓的时间表:

 

       8日上午8时许,甘肃省卫生厅组建的第一批由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卫生监督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援队,携带救治药品和设备出发。

 

       9时,甘南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召开会议,派出餐饮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执法人员等首批工作人员赶赴灾区开展抢险救灾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11时,甘肃省定西市、陇南市卫生系统的急救车辆和医务人员奔赴灾区开展伤员转运和救治。同时,四川九寨沟县一批12人的医疗防疫队伍也坐上了开往灾区的急救车。

 

       15时,四川若尔盖县两批共13人的医疗防疫队出发。

 

       16时,兰州军区第一支医疗队抵达灾区并即刻展开救援行动。

 

       19时,四川广元医疗防疫队伍带着救护车和急救消杀药械连夜驶往舟曲。

 

       20时,解放军第一医院医疗人员到达舟曲后,以最快的速度搭建起灾区第一所“帐篷医院”。

 

       20时,卫生部抽调的13名医疗防疫专家连夜辗转10多个小时赶赴灾区。 

 

        食品、药械、急救车辆,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前方;“白衣天使” 顾不上疲惫,日夜救死扶伤。

 

       “一定要全力做好伤员的救治。”8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来到灾区医疗救治现场,仔细询问每位病人的病情,同时召开会议成立医疗卫生工作组,下设医疗救治、防疫消杀、联络、救援物资募集4个小组。灾区医疗救治工作正有序展开。

 

 

      “白衣天使”守护生命

 

        救人!赶紧救人!泥淖中的医疗点上,医护人员日夜奋战,把一个个垂危的生命从死神身边拽回来,让一个个宝贵的生命在自己手中延续。

 

        当12岁的小男孩在她面前闭上眼睛时,舟曲县人民医院医生韩家凤忍不住痛哭。从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她一直守在医院,守在伤员身边不敢合眼,唯恐生命在这一瞬间消失。

 

    “快点救人!”当一名伤员被送到解放军第一医院的临时救护点时,医疗队员殷洁大声喊着。队员们抬来临时担架充当病床,一名医护人员把自己的手当作药瓶支架,提起液体瓶……解放军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抵达舟曲后顾不上喝口水,便在现场展开医疗救援。

 

    “快!赶快抢救!”赵佳丽躺在担架上,全身被泥巴裹得只剩两只眼睛,双腿被压10多个小时几乎失去知觉。兰州军区临夏医疗队顾不上10多个小时艰难行军的疲惫,立刻对伤员进行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赵佳丽的腿得以保全。

 

       救人!赶紧救人!连夜辗转12个小时的卫生部专家组一到达舟曲,就立刻为伤员进行会诊。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杜斌说:“有一些重症伤员必须转诊,哪怕有一线的希望,也要尽百倍的努力。”

 

        9日下午,4架直升机搭载着20多名重伤员飞赴兰州。兰州军区总医院早已腾出抢险救灾专用病区,并抽调70名专家及应急医护人员,等候灾区伤员的到来。

 

         除医护人员外,还有许多志愿者来到医疗点,在原有道路不能通行的情况下,搬运伤员上坡下坡、再上坡再下坡,泥泞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拯救生命的脚印。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