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蚊子怎么少了?避暑呢!9月重出动
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时间:2010-08-10

 

 

  随着7月下旬高温的到来,细心的市民不经意间发现,闹得凶的蚊子一夜间似乎消失了。有人猜测说是被晒死了,也有人疑惑是不是温度高了,蚊子也回家避暑了?然而,不管蚊子跑哪里去了,专家却再次提醒人们,被高温困住的蚊子已经饿了很久了,一旦9月下旬卷土重来后,同样会来势凶猛,不仅食欲好,还会下嘴狠。

  热死了吗?最近蚊子很安静

  今年6月中旬,2010年版蚊子迟到了一个月后,涌入市民的家里成为一员。尽管由于蚊子幼虫出现的时间推迟了25天至一个月,蚊子密度少了两到三成,但今夏的蚊子作战能力却让一些市民至今心有余悸,来势汹汹的蚊子大军,叮得准又狠,咬一口就跑。

  在与市民斗智斗勇了一个月后,无数人留下了多个大包后,细心的市民发现,嗡嗡的蚊子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咦,是啊,你不提,我还没感觉到,已经好长时间好像没蚊子来咬我了,办公室里,对于蚊子的突然销声匿迹,前段时间不是很多吗,现在怎么没了,难道都被热死了?

  连我们南京有名的金陵名蚊居都没蚊子了,蚊子是不是回家避暑去了啊,我也已经好长时间不点蚊香,也没来蚊子咬我了,家住河西金陵名人居的王先生调侃道,以前因为蚊子多,金陵名人居一度有名蚊居的说法。他告诉记者,今年6月,家里的蚊子也特多,现在晚上已经看不到一只蚊子了。

  网友细说南京蚊子有三个特点

  对于南京蚊子的本领,很多外地来南京的人领教后叫苦不迭,却又无可奈何。在天涯上,一位网友撰文南京蚊子,厉害,直叹息南京蚊子狡猾。

  网友巴丹吉林说,他到过不少地方,也受到不少蚊子的袭击,但感觉最厉害的蚊子当属南京。在他的印象中,南京的蚊子很有特点。其一是发生得早,每年惊蛰一过就出来咬人了;其二是特别狡猾,往往是咬一口就走;其三是行动敏捷,你正要和他较量它已经远走高飞了。

  在他的笔下,南京的蚊子大有蒲松龄先生笔下《促织》那么厉害,蟋蟀敢斗鸡,同样,南京的蚊子斗人也是高手。巴丹吉林说,在老家,只有秋天时节蚊子才出来咬人;在单位,几乎没有蚊子。而南京的蚊子是防不胜防,每天少则挨叮几十次。白天尚可忍耐,晚上实在难过:闷热加上蚊叮动不动就失眠。为了对付蚊子,他曾用蚊香熏,电蚊拍追,但效果均不理想。

  如何才能对付蚊子,末了,他的总结是,使用空调效果最好,就是太费电。这让他不由得感叹起来:四害灭了几十年,还是依然和人们对着干,科技日新月异,对付蚊子还是没有很好的手段……

  蚊虫监测点幼虫数量少于往年

  相比较6月份,现在蚊子少了两三成,在紫竹林的小山坡上,南京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科蚊虫消杀专家郑一平医生指引下,记者看到,树影下放着一口大水缸,缸里盛了小半缸脏水,水中隐约有少量针尖般大小的长条状虫子游动、翻滚、跳跃。

  这就是蚊子的幼虫孑孓,只要给它15-20天时间,它就会变成吸人血的蚊子。据郑一平介绍,蚊子其实也怕热,26℃-32℃是蚊子最佳的繁殖温度,今年7月下旬以来,南京持续高温,抑制了蚊子的繁殖,这是这段时间蚊子少的原因所在。

  为了监测蚊虫的密度,郑一平医生每天都会去数蚊子的密度,方法就是用勺子从水缸中舀一勺子上来,然后数里面有多少个幼虫。以前一勺子下去,能舀上来五六十个,现在也就一二十个,有时候连十个都不到。郑一平说,幼虫数量的减少,加上高温,这个夏天,南京的蚊子大不如往年。

  蚊子哪去了?躲在阴凉处避暑呢

  它们少,不是被晒死了,其实是躲起来避暑了,说不定正在你家哪个角落乘凉呢。郑一平说,人平时要防暑降温,蚊子也怕高温,它们其实很聪明,一到温度高的时候,主动休战,找个阴凉的地方躲起来。

  根据郑一平的观测,蚊子对纳凉场所的选择非常在行,城市里哪里凉快早已了然于胸。眼下,大部分的蚊子白天都隐藏在地下车库、防空洞、地下室等地方,晚上就飞到树林里过夜。

  对于蚊子的突然撤退,郑一平认为,早在预料之中。南京每年的蚊子有两个高峰,而6月份正是双驼峰的第一个高峰,另一个高峰在9月份。现在正是低谷,所以蚊子少是正常的现象。大家都忙着吹空调了,它也要防暑降温啊。郑一平说。

  专家预测:

  9月下旬

  蚊子大军将卷土重来

  尽管蚊子少了,但专家表示,这不代表蚊子就不来了,相反,只要高温一结束,蚊子立马会反扑。

  郑一平介绍,由于蚊虫是靠繁殖的昆虫,其密度也受气温、雨水、繁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眼下,南京已经立秋,夏季高温的余威还在,但已经是强弩之末。顶多再维持个把月时间,一旦秋老虎离去,南京气温降下来后,后面蚊虫依然会来势汹汹。

  他认为,这一时间点大约在9月下旬前后。此时,时节对应白露节气,正是南京进入秋季的时节,日平均气温将渐渐稳定在22℃以下。天气不冷不热,饿了一个夏天的蚊子将出门觅食。届时,南京将难免再掀起一场人蚊大战。

  预计这波战斗将会一直持续到10月上旬,完全看不到蚊子要等到11月的中下旬,具体还要视气温而定。

  饿了2个月

  小心蚊子食欲更好

  从7月下旬休假,到九月中旬出洞,在潜伏了两个月后,专家提醒,市民要特别小心今秋蚊子的长嘴,可能会比今年初夏叮人更狠,更疼。

  这一说法的依据在于,天气热了两个月,被高温晒得躲起来的蚊子也饿了2个月了,它们饥肠辘辘,急需食物来填饱肚子,顺便为越冬做准备,加上气温走低渐渐达到适合蚊子繁殖的温度。所以到时候蚊子一出窝就会显得食欲好,咬起人来会下狠嘴。

  郑一平因此建议,蚊子暂时离去不等于不会来了,防蚊工具还不能马上放入箱子,过一段时间就会派上用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