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毒、无害、卫生、环保,30年前的“诱蝇笼”又回来了。昨天,市爱卫会在白下区五老村社区召开现场会,向全市各城区推广这种传统的“物理”除四害方法。
在现场,记者看到,这种“诱蝇笼”形状类似传统的圆柱形灯笼,只不过它的材料是铁丝和塑料纱网(如下图,本报记者 王健摄)。
“诱蝇笼”如何灭蝇?白下区爱卫办主任孙绍亚说,根据苍蝇、蚊虫等“喜欢甜食”和“向上飞”的习性,“诱蝇笼”底部设计了专门的“机关”——托盘和“圆锥形诱捕通道”,托盘盛满糖水或其他甜物挂在“诱蝇笼”下方,“诱蝇笼”底面不封闭,内凹进去形成圆锥形网状诱捕通道,锥尖留有开口,苍蝇只能进、不能出,最终“饿”死在“诱蝇笼”中。
白下区五老村社区专门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义务维护小分队,定期对分布在全社区的各个“诱蝇笼”进行“维护”,维护内容包括续添糖水、清倒苍蝇尸体等。
据介绍,目前该社区每1000平方米就有一个“诱蝇笼”,整个社区在垃圾桶集中点、绿化树木集中点附近隐蔽位置悬挂了30多只“诱蝇笼”。居民反映,现在很难再看到苍蝇乱飞了。
社区居民海先生说:“这种灭蝇方法无毒、无害,卫生、环保,比喷洒药水安全。”社区主任唐鹤云说,自己小时候就做过“诱蝇笼”,放糖水做饵料,有条件的用纱网做笼子,没有条件的用报纸糊也可以,效果非常好,跟用药差不多。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一点,但环保、省钱,社区退休在家的市民数量很多,把大家组织起来“重拾好传统”,也是一项不错的社区活动。
据介绍,目前这种蝇笼的成本在每个10元左右。耗材费用低于社区公共环境喷洒药水灭蚊。
市爱卫办副处长鲁涛说,白下区五老村社区和雨花台区一社区,是市爱卫办“老旧小区‘除四害’新机制”的两个试点单位,试点成功后,我市将在主城100个老小区中推广这种物理灭蝇新方式,今年计划投放约1万个蝇笼,明年争取投放约3万个蝇笼,费用由市、区爱卫部门筹措。
据悉,按照每千平方米1只蝇笼的标准,我市江南8区共需要6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