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2011年年会”上与大家见面。首先,我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各位代表在渝期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卫生工作的一大创举,是发动人民群众、促进环境清洁卫生、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全国爱卫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战略目标,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除害防病基础上,不断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借此机会,我介绍一下全国爱卫办2011年的几项主要工作,与大家共同探讨爱国卫生工作发展思路。
一、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整洁行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卫生更加关注,这一问题也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的关注。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2010年全国爱委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全国爱卫会主任李克强同志亲自部署了此项工作,他指出,“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能够赢得人民群众普遍欢迎,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事情。”
去年以来,全国爱卫办始终把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以下简称“整洁行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全面推动整洁行动的开展。一是结合防病实际,部署和开展整洁行动;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成员单位的作用;三是加强联系与沟通,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社会监督作用。全国爱卫办于
大家知道,环境整治不仅能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是病媒生物防制的治本措施。环境治理到位,就会有效减少病媒生物的滋生地,这是实施绿色、低碳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最实际行动,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希望协会能够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活动,积极倡导行业成员的治本意识和绿色低碳观念。
二、继续做好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活动
自1989年开展国家卫生城镇创建以来,这项活动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增强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并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也注意不断创新,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一是不断调整创建标准。近几年,全国爱卫办组织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和《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多次修订,注重创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突出解决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但是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始终是创建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二是改变创卫工作方式。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全国爱卫办将国家卫生城市(区)评审周期改为3年,赴考核城市现场工作改为暗访、技术评估两个环节;命名程序由单数年申报、双数年命名,改为每年第1季度申报、第3年的第4季度集中命名。既加强了创卫工作的实效性,又保护了地方创卫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培训指导。为加强各级爱卫办能力建设,全国爱卫办结合工作实际,多次组织爱国卫生相关工作培训班。2008、2009、2010年,全国爱卫办近年来分别针对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广州亚运会举办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训班,2008年还特别针对重点旅游城市进行了病媒生物防制培训,2009年派出专家对上海世博会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了指导。
今年是2009-2011年评审周期的命名年,要对本周期的所有申报城市进行考核命名,另一方面今年还是一个复审的高峰年,有将近60多个城市和200余个县城(乡镇)要在今年进行复审。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我们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各项检查内容落实到位,使国家卫生城镇确实起到先进典范作用。
三、全面开展建设健康城市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针对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给人类健康带来的挑战,1984年首次提出“健康城市”的理念,1996年公布了“健康城市10条标准”,作为建设健康城市的努力方向和衡量指标,并在全球范围开展了建设健康城镇的活动。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城镇领域的一直紧密合作。1994年,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开展了健康城镇项目合作,先后选择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重庆市渝中区、海南省海口市、河北省保定市等区、市作为项目合作城市(区)。1997又先后选择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苏州市等市作为项目合作城市,在建设健康城镇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2007年底,为进一步深化和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工作,广泛开展健康城镇建设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成功实施,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指标和评估体系,全国爱卫办批准上海市、浙江省杭州市、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张家港市、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以及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金山区张堰镇开展建设健康城镇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订了建设健康城镇指标和评估标准及其评估管理办法,并在征求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世界卫生组织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订。2008年和2010年,全国爱卫办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成功举办了中国(杭州)和中国(大连)国际健康城市市长论坛,取长补短,交流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时任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韩卓生博士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主任申英秀博士分别参加了杭州和大连的论坛,并对中国的建设健康城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
现在我国开展建设健康城镇活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争取今年全面启动这项工作。
四、落实深化医改农村改水改厕任务
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是国家深化医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务院和各省政府签署责任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3年来,中央财政共投入资金46亿元,在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支持建设1128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
这项工作既是卫生服务项目,又是民心工程,为了把好事办好,全国爱卫办自2010年开始实行任务申报制度,同时狠抓项目质量管理,多次组织专家组对农村改厕项目进行了督导检查。
今年是3年医改任务的收官之年,全国爱卫办将进一步加强项目的检验验收和终期评估工作,通过卫生经济学评介,科学总结项目受益情况,从而达到实现改善农村环境、预防疾病发生的最终目的。
五、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
我国地域广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重大疫情也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地举办大型活动的次数也不断增多。因此,提前制定预案,将工作重心前移,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这一中国特色卫生工作方式的优势,动员群众搞好社会大卫生,推动卫生防病工作,可以更好的做好重大事件的卫生保障工作。
在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重大活动中,全国爱卫办通过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和工作检查等方式方法,推广国内外病媒生物防制的适用技术与成功经验,不断提高各地在大型活动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病媒生物防制能力。
在这里强调一点,就是要做好专业人员和药品应急储备管理。去年实施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鼓励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为单位和个人提供符合质量安全要求、收费合理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第十六条对具备以下条件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服务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爱卫会办公室可以建立公示制度,以方便需要服务的单位和个人选择”等。各地应做好公示和鉴别确认工作,确定并将有害生物防制服务优秀企业纳入应急选择储备。加强有害生物防制队伍和卫生杀虫、消毒药械的信息管理,做好防制队伍、药品器械的甄别储备,以备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使用,把疫情危害降到最低。
六、加强病媒防制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
全国爱卫办在修改《灭鼠、蚊、蝇、蟑螂标准》、《灭鼠、蚊、蝇、蟑螂考核鉴定办法》和《灭鼠、蚊、蝇、蟑螂现场考核办法》基础上,近年又积极支持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我国重要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研究》,目前已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 蜚蠊》、《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 蝇类》、《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 蚊类》、《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标准 鼠类》四项标准正式实施,今年还将积极支持新的国标出台。
朋友们,明年就是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60年来爱国卫生运动根据社会发展,不断调整工作重心。但是,在现阶段,健康环境仍然是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环境整治实现除害防病的目的,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去年,全国爱卫会成立了爱国卫生专家委员会,希望借助专家的力量,科学决策。在这里,也希望协会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履行好服务行业的宗旨,积极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使病媒防制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