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雀干托盖哨所军队官兵灭鼠记
来源:转载   时间:2011-12-10

 早就听说雀干托盖哨所鼠灾成患,连猫都敢追咬。为此,一些胆小的人从不敢造访这里。连长刘胜强说,连队的老鼠,多、大、贼、狠。不过,大部分都被我们消灭了。

雀干托盖,蒙语译为“老鼠窝”。这些比小猫还要大的老鼠整天成群结队出没于库室、房间、食堂、弹药库……赶都赶不尽。

几近疯狂的老鼠还在弹药库内的红外感应报警器边横行无忌,使得警报声频繁响起。尤其到了晚上,鼠辈们在暖气包内或是房梁之上吱吱乱叫,常常吵得官兵连觉都睡不安稳。

 可憎的是,有时,这些胆大的家伙竟然直接钻到衣柜里偷吃零食,或者爬到官兵的床上游逛一圈,有的甚至公然在官兵的脸上留下爪印。

 有的新兵胆子小,第一次见到如此胆大的老鼠,倒吓得睡觉时连灯都不敢熄。

  连队曾养了两只10公斤重的大猫,结果每次出去,都被鼠群咬得鲜血淋淋而归。

 能轻尔易举地穿过只有身体六分之一大小洞口的啮齿动物,窜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狼藉,而且很难逮到。

鼠患严重地干扰了官兵的生活。战士们晚上脱下的鞋垫、袜子,稍不留心,就被老鼠做为冬储,给拖到了洞里;食堂、库房稍微关不紧,里面的菜和食品就被它们咬成碎渣。

即便塑料皮箱,都能被它们啃穿一个大洞。尔后,将箱内的衣服和棉服咬成碎末,给刚产下的小崽当舒适的安乐窝。皮箱一开,一堆废末外加一窝吱吱叫的小鼠,让人看了烦不胜烦。

 费尽全力从河坝移过来的树,甚至水塔、水管,都成了老鼠们祸害的对象。树根齐齐啃断,水塔周身是洞,水管到处有眼。由于老鼠的破坏,连队每年都得多掏一笔资金来维修基础设施。

 今年,他们新建了一座水塔。为了防鼠,塔身周围专门用钢筋混凝土进行了加固。

 官兵种的几亩莴笋,初长成实,却未料到,狡猾的鼠辈们从地下打洞,将果茎啃食得一干二净,空留一畦绿叶。

 恶心的是,一次,连队停水,好不容易攒了一盆水准备做饭。不料,一只老鼠竟然掉进去给淹死了。实在无水可取,炊事班只好将死鼠捞出,以此水做饭。

 可气的是,胆大的老鼠连圈里的母猪都敢欺负。有天,群鼠们趁母猪睡熟,直接将半个猪耳给活活啃食掉,猪疼得撕心裂肺般地嚎叫,并使劲晃头甩耳,都将老鼠赶不下来,直到战士们拿着棍赶来,才给猪解了围。

 鼠患给连队执勤也带来不便。鼠辈们在哨所周围四处打洞,啃食草根。巡逻路上都处都是连片的鼠洞。官兵乘马巡逻时,马蹄因常踏入鼠洞易失前蹄,很容易将官兵给摔伤。

 一天,哨所“一级骑手”刘建金驾马飞驰。突然,马被鼠洞绊倒。刘建金像弹射的炮弹,一下子被甩出十几米远,军马也就连连摔了几个跟头。幸好,被扔在一片草地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年,仅刘建金在执勤途中就从马背上摔下了5次。

 为了灭鼠,雀干托盖哨所的官兵想尽了办法。粘鼠板、老鼠夹、毒药,凡是能奏效的,都用了一遍。

但他们很快发现。这些灭鼠的物件只能用一次,第二次,再把粘鼠板、老鼠夹,哪怕就是放在洞口,也无济于事,它们会很巧妙地绕道而走。

老鼠记忆力特别强,对夹鼠和鼠板上同伴死亡的气味很是敏感,绝不会再重复上当。甚至,狡猾的老鼠们还将官兵倒在洞口的毒药都给推了出来。

 鼠必须要灭,方法必须得新。聪明的官兵想了一个个奇招,还真把老鼠给治住了。

 灭鼠第一招:现身警示法。发现老鼠,并不直接将其杖毙,而是留住活口,将其悬吊于“犯罪”现场,一直待其悲惨哀嚎至死。鼠犯的惨烈之声,足以对其它同伴致以严重警示。官兵发现,至少一月有余,鼠们们再不敢旧地来犯——鼠亦有畏惧之心。

灭鼠第二招:以夷治夷法。独猫难战群鼠,官兵们就让猫儿大量繁殖后代。一年后,连队养的两只大猫成功育崽5只。闲暇之余,官兵捉鼠调教群猫如何发挥战术优势,进行群体作战。半年后,庞大的猫队频频向鼠群发起攻击,屡屡得手,鼠辈们常常一日内就被咬死20余只。得意的猫家庭,常常戏鼠于大庭广众之下,好不得意。

 灭鼠第三招:偷梁换柱法。将炒熟的面粉和石灰混拌一起,揉成小团置于洞口。老鼠食过之后,无毒且香,便放开肚皮大嚼大咽。待石灰入腹后散热,老鼠渐觉口干舌燥,不断饮水,最后将其活活胀死。如若老鼠发现此间奥密,官兵则将熟面粉换成蔬菜、米团,适当加些鸡蛋,以其香味再次诱得贪嘴的鼠辈们屡屡上当。

  灭鼠第四招:引入天敌法。鼠的天敌是蛇,而雀干托盖除了老鼠之外,就是大量一尺余长,木棍粗细的一种毒蛇。过去,官兵担心被蛇咬伤,逢蛇必打。后来,官兵发现这种蛇并不袭人,且专门捕鼠后,就给它们留下了生存空间。

  现在,无论开车巡逻,还是锄地拓荒,官兵都格外小心翼翼。见了蛇,总是先让它们先行通过。久而久之,蛇的数量越来越多,鼠的数量越来越少。

 “通过多年的综合灭鼠,加上领导机关又为我们翻建了新式营房,雀干托盖连已不再是‘老鼠窝’了,大家再也不为鼠患而深感烦恼!”刘胜强说。(人民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