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认定资讯
北京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叮咬病)的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1-06-23

 

2009-2010年,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江苏、辽宁等地出现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证实是由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该病毒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

由于病死率较高,又和蜱叮咬相关,并被冠以“蜱叮咬病”,引起公众恐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现,与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所致病症极为相似。

全国范围内,2010年山东省报告病例数最多,为103例,其中73例实验室确诊,病死率为12.30%,河南病死率最高,为23.70%。病例发病集中在4-7月份,高峰月份为6月份。患者多来自丘陵及山林地带,以务农或野外作业人员为主。

卫生部于2010929日公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在卫生部指南指导下,北京市201010月份已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监测工作,并密切关注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相关信息,追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周边地区发病状况、综合北京市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态势,在北京市积极开展病例监测、自然疫源性监测、实验室技术储备和防控技能培训等工作。

现将有关我市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高度重视,全面部署

201010月以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次组织专业人员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进行分析研讨,成立了由主管主任领导,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防控小组,明确防控责任,部署监测和防控工作,依据卫生部下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编写并印发了《北京市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技术手册(培训教材)》。

(二)加强监测,及早发现疫情

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北京市建立了病例监测和自然疫源性监测,确保病例的及时发现和及时了解本地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带毒情况,开展舆情监测,及时了解全国发病情况。

1、病例监测:根据病例的季节分布,自20114月份开始,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监测工作。对就诊的发热(体温≥37.5℃)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降低至80×109/L以下或白细胞降低至3.0×109/L以下)病例进行流调、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检测。截止到614日,全市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20例,经我中心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均为阴性,本地病例中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也均为阴性。

2、自然疫源性监测:为今后的监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我市在密云县和怀柔区设立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可疑宿主(鼠、牛、羊、犬)和可疑媒介(蜱、白蛉)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状况调查;自然环境周边居民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状况调查。截止目前,已对各监测点采集的81份鼠血清和19份犬血清进行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对监测点采集的97匹蜱进行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3、舆情监测: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获取最新研究进展和防控动态,密切关注我国其他省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发展动态。

(三)强化培训,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2010年、2011年多次召开全市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布置会和培训会,全面部署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防控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监测,我中心在20113月份组织了全市发热伴血小板病例监测师资培训,并通过各区县疾控中心开展了针对医疗机构的二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病例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样品采集、运送和保存的标准化操作等。

为做好自然疫源性监测工作,对怀柔区和密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监测人员进行了监测技能培训,其中包括啮齿类动物捕捉技术,蜱捕捉技术等自然疫源性监测技能。

(四)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建立相关的检测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后,我中心快速建立起了新型布尼亚病毒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和特异性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另外,我中心已在2010年就建立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PCR检测方法和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五)科学宣教,提高公众防病知识水平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法制晚报》合作,在515日用一个版面进行蜱传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并在高危地区对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众防病知识水平和自我防护意识,使广大群众能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手段。

北京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蜱传疾病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我们会及时向全市居民发布预警信息。

 

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摘自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