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不属法定传染病
据了解,海南省从2004年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2005年至2006年我省未发生“恙虫病”病例,2007年出现过9例,2008年出现过18例,2009年出现过34例。“恙虫病”目前还不属于我国的法定传染病,只是一种虫媒传染病。今年截至9月10日,我省出现8例“恙虫病”,目前所有病人都得到及时治疗并已出院。
“恙虫病”最典型症状是“焦痂”
据疾控专家介绍,“恙虫病”是由恙螨幼虫叮咬人体传入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后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只要发现后及时就医,对症下药,一般很快便能痊愈,而且大部分无传染性;但若耽误时间较长,加之身体状况较差的人,就容易出现发热、头痛、结合膜充血,内脏器官出现多功能衰竭等病症。
“恙虫病”患者会出现两个典型特征———焦痂和溃疡。叮咬后的皮肤会出现焦痂,焦痂处不疼不痒,痂皮脱落后会形成小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整齐而稍隆起,基底洁净。一般来说,焦痂多在腋下、乳房下、腹股沟、腰、后背等地方。
目前,“恙虫病”在我省多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例为多,主要是因为孩子皮肤娇嫩,容易被跳蚤等虫类咬破,且抵抗力较大人较弱,因此容易发病。
孩子草地活动最好穿长袖
“恙虫病”多发生于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主要媒介为地里的纤恙螨。这类恙螨很微小,成虫长度不超过1毫米,色呈橘红、红或淡黄,多集居于杂草丛生的丛林中和草地里。人在恙螨附着的田野或草地上活动时,可被染病的幼虫叮咬而感染,而且被叮咬后人不会感到痛痒,所以感染“恙虫病”也不容易察觉。
疾控专家医生提醒:为了预防“恙虫病”,尽量不要在草丛和树林中长时间立、坐、卧;野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裤,身体外露部位可以涂擦防蚊剂,做好自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