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战“疫”故事会】她的电话变成了热线,无论是深夜一两点还是清晨五六点
来源:未知   时间:2020-02-19

【青岛战“疫”人】

她的电话变成了“战疫”热线,无论是深夜一两点还是清晨五六点


   姜洪荣是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科主任。自2020年1月17日(腊月23日)姜洪荣和她的团队一直奋战在疫情控制一线,已经连续工作22天。每天早出晚归,24小时值守,查找资料、撰写消毒器械指标和参数,及时报批采购消毒物资,拟定不同场所消毒技术指引,配合疫情防控组开展应急消毒,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并现场指导解决社区、病家、密接者居家隔离及集中隔离场所有关消毒防护问题,还通过媒体做好防控科普健康教育。先后拟定方案8个,出动1000多人次,开展应急消毒200余次,累计消杀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参与了十多个部门的技术培训,并接受青岛市电视台、青岛市综合广播、青岛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访谈,向市民和工作人员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消毒技术和个人防护相关知识。姜洪荣的电话也变成了热线,无论是深夜一两点点还是清晨五六点,要随时电话回答并指导消毒队员在各种现场消毒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她知道工作在一线的同事们非常辛苦,要在疫情确认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背上重达几十公斤的消杀设备,对每一处可疑疫点的各个角落进行全面的消杀处理。他们既要承受病家潜在病毒侵袭的风险,又要承受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高效消毒剂对身体的刺激和伤害,更要做好病家担心消毒对物品损坏担忧的解释工作。他们常常从白天忙碌到夜幕降临,从夜晚忙碌到天亮,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他们经常身穿连体防护服连续工作6、7个小时,口罩在鼻梁处勒出了深深的印痕,沉重的消毒设备背在肩上早已麻木。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危险面前没有丝毫退缩。(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image.png



【上海战“疫”人】 

“不就是年夜饭吗?不吃也无所谓!”

   大家都在为抗击新型冠状肺炎辛苦付出,很多同事一直没有休息,每天早上7点多到晚上12点,让大家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作为老板,我实在心有不忍,但疫情面前,又赶上过年,部分员工还无法到岗,我也是实在没有退路。在年前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静默了很久,因为,要回去的员工都定好了回乡的票,过年有又是一票难求的时候。员工会不会同意,我心里实在没谱,但是客户信任我们,需要我们,我们必须完成任务!别无选择!我想,要别人留下,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我第一时间退掉全家人的机票,再来动员大家。当我告诉大家,要求退票留下时,很多人是当时无法接受和理解,因为翌日就要启程,试想谁会情愿?我完全理解他们,但当我把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向大家讲明白后,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有的人当场退票,并打电话告诉家人不能回去的原因,得到了家人的谅解和支持。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大年夜,谁来值守?真不忍心让他们过年都吃不上一口热乎的饭,当我提出来“他们回去吃饭、由我来值守”时,好几个同事主动提出来就交给他们在现场吧,并保证完成任务,还轻描淡写地说“不就是年夜饭吗?不吃也无所谓”,话虽这么说,但我知道,他们这是让我宽心!我叮嘱他们,晚上在机场吃好一点,全额报销,他们竟然告诉我说:老板,不用,别浪费!让我感动地落泪!这几天,大家的脚磨起泡了,有员工告诉我说:老板,脚太疼了,要休息一下,可第二天,看到群里通知有任务,不声不响地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还有很多很多感动的瞬间,都让我们万分感动!就在昨天,我们的员工凌晨2点从虹桥西区打车到东区来,出租车司机看到我们是一线疫情消毒人员,硬是不收车费,说“这个时候你们冲在第一线人员是最辛苦的,哪还能收钱”。多么朴实又温暖的一句话!用我们张师傅说:这些天的辛苦,有这一句话值了!很感谢这位师傅温暖了我们,也温暖了这座城市!抗击病毒,您我同在!(上海捷康公司  乔恩军)


image.png



【温州战“疫”人】

“曾被晾在大雨中一个多小时没人配合。当时真的心酸不已,差点不想做了”

   “我们已到位,马上出发开始作业。”2月10日上午,早在大年三十就已经投入战斗的李胜碧,带着他的消毒队已穿好全套防护服准备出发,当天他们要完成80多个场所的消毒任务。“我们的设备分手持超低容量气溶胶喷雾器和弥雾机喷雾,大概有四五十斤重,根据作业进度,半小时到一小时更换补充一次消毒液。” “当时看到温州出现疫情后,我意识到环境消毒是关键,就连夜联系全国各地的供应商,真的是靠抢的,太难了,我们还连夜自己派车去拉货。”从大年三十仅剩2个人,到现在70多人归队。他组建的这支队伍不断发挥出强大的作用,虽然每天早出晚归,午餐和晚餐经常在消毒现场或是饼干或是泡面的匆匆而就,但大家始终没有喊过一声累。1月31日晚,温州市瓯海区下达了连夜运送转移隔离人员的通知,而转移过程中车队的消毒工作成了最关键的一环。那一夜,他已记不清来回奔波了多少路。连轴转的作业早已顾不上自己,直等到家人发来生日祝福,他才猛然想起原来的生日到了。凌晨5点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公司,一落座就睡着了,连吃份方便面冲击的时间都没有。稍稍休息一个小时后,他又开启了新一天的消毒作业指挥。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过儿女了。他坦言,由于专业性,有些市民不大了解消毒的相关事宜,期间他们就曾被晾在大雨中一个多小时没人配合。“当时真的心酸不已,差点不想做了,后来身边的朋友提醒我说‘专业的人不去做,那谁去做?’时,我又重拾了信心与动力。”据初步统计,从1月25日至2月10日,立标科技公司累计出动600余次,消毒场所100余处,消毒面积近50多万平方米。(浙江立标科技有限公司)

image.png


【深圳战“疫”人】

“背着近30斤重的消毒器材,每次作业40-50分钟,就会出一大身汗”

   为了保障深圳市民们的生活环境安全,消毒员们几乎每天都要跟新型冠状病毒“面对面”,工作环境十分危险。面对着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防护措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两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橡胶长靴、N95口罩等物品缺一不可。他们的装备只有口罩有一点透气,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背着近30斤重的消毒器材,每次作业40-50分钟,就会出一大身汗。疫情期间,深圳贝康科技公司的消毒员何英豪每天至少要进行4次消毒工作,且因为人手紧缺,原本两个人喷洒消毒,一个人协助脱卸防护工具的标准三人工作流程,只能由何英豪跟他的搭档两个人完成,每天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1月21日开始应急消毒工作到现在小20天了吧,只有过年期间休息了一上午,当天下午有应急任务就接着去工作了。最累的一天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午饭和晚饭加起来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吧,深圳北站的消毒工作还经常要加班到凌晨1点多。但是,想到能给大家带来健康的生活环境,心中还是有份荣誉感的。”何英豪跟无数“舍小家为大家”的战疫英雄一样,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也许隔着厚厚的防护套装,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去过的地方就意味着安全,放心。我们一定要相信,在乌云背后一定是明媚的阳光!(深圳贝康科技公司)

image.png



【云南战“疫”人】

他们说,国家困难的时候,正是我们需要履行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

——张晓慧、张德赛这两位党员姐弟是云南飞鹰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的领导人,作为入党多年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誓言早已经融入血液,他们说,国家困难的时候,正是我们需要履行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时候。1月24日,在万家团聚的除夕夜,张德赛却在昆明长水机场接收应急物资工作到凌晨三点。1月29日全国疫情防控越来越严峻,得知各地一线处物资匮乏,他们到处联系物资,终于在中缅边境联系到了消毒液货源,并连夜驱车前往。一路艰辛,云南边境山路崎岖,每天开车都十几个小时。为了跟时间赛跑,饿了就在车上吃点面包零食,怕水喝多上厕所耽误时间就尽量少喝水。他们先后到德宏 芒市 、腾冲,芒海、勐嘎等地捐赠消毒液防护服等慰问品。(云南飞鹰有害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image.png

——1月26日,丽江市接到政府紧急通知,全部旅游团停运并开始实施封城计划。28日,云南剑邦科技公司接到丽江相关部门的消毒请求,当晚,吴剑波立即召开电话会议,组织员工返回岗位,但因全省封路封城,员工无法按时到岗。吴剑波说:“员工回不来,我亲自上”!1月29日,他带着3名消毒技术员赶赴丽江,日夜兼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行程达8000多公里,从丽江出发,途经大理、昆明、石林、曲靖,一路到达建水,消毒项目从银行、幼儿园、车站、机场、社区服务站再到儿童福利院、学校、法院、公证处。(云南剑邦科技公司)

image.png



【福州战“疫”人】

在疫情面前,唯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福州专业防疫消毒企业,除了预防性消杀任务,更重要的是承担消毒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湖北返榕隔离人员的室内外周边生活环境任务。家庭室内、居民社区,这些于大家而言本该是最温暖的地方,因为确诊、疑似人员的出现,变成了最危险的,普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但他们不是“普通人”,在疫情面前,唯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专门组建了一支23人的党员突击队,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陈胜是这支突击队队长,也是临时党支部书记。半个多月来,他还没有回过一趟家,一直住在公司安排的宿舍。今年47岁的陈胜是山东人,早年曾在福州空军某部服役,加入了防疫消毒行业,至今已工作了7个年头。陈胜从大年初一就到岗了,每天工作强度都在12小时以上,午餐和晚餐经常在消杀现场匆匆而就,始终没有喊一声累。

image.png

——福州新闻网的记者亲眼看到,不到4个小时,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奕辰已经接打了30多个电话。“接到消杀任务,需要调派人手、补充防疫物资、做好沟通解释工作……每一个流程都需要我们反复强调,充分考虑所有细节,确保不出纰漏,为的就是最大限度控制疫情。” “公司成立了一支应急消杀队,18人组成,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开始待命,大家在公司吃了一餐火锅,到现在为止,这是我们吃过的最丰盛的一顿饭,因为后面实在太忙了,我们只能用泡面、馒头对付了”。今年56岁的苏文涵是这支应急消杀队的队长。这些日子,老苏每天都是早上五六点钟起床,最迟干到凌晨一两点收工,只有中午才有短暂时间和远在老家的爱人、子女视频通话,报个平安。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就和队员在老旧小区消杀了10000多平方米的区域,包括保安室、20多栋楼的楼道等重点场所。有一天早上在等待疏散人群的间隙,身穿全套防护设备的老苏居然靠着墙壁睡着了,同在现场的林奕辰看到后十分心疼,就随手拍了一张照片,也不忍心叫醒他,就让他这么眯了一小会。

image.png


  据初步统计,从1月25日至2月4日,中检集团福建公司累计出动131人次,消毒场所264处,消毒面积近33万平方米;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累计出动933人次,消毒场所311处,消毒面积超过88万平方米。(中检集团福建公司、福建邦恒环境科学有限公司)







这里发生的故事,

只是截取的微小片段而已

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有害生物防制行业里,

这些消毒“逆行者”

他们,就在我们的中间!


“时代的一粒灰,

落在个人的头上,

就是一座山。”

所有的”逆行者“,

都是顶着自己头上的那座“山”,

咬牙在为他人”移山“!


除了职责和专业使然,

他们负重前行的步伐里

更多地是

对这个国家,

对这片热土,

对我们的百姓,

满腔的热爱和深情!


您的尊重、理解、配合和微笑,

是他们心中永远的春天!


"
“战疫故事会”,是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所属行业刊物《中国有害生物防制》近期特别推出的专栏,将分期连载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涌现的感人行业故事,以此向所有消毒逆行者们致敬!欢迎来稿:qiuliuyu@cpca.cn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