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引由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并解释,由市疾控中心归口并发布)
根据《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四方责任”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场所和单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引》,在前期印发的疫情防控指引基础上,制定《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机构复工复产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各培训和评价机构要按照防控指引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防控原则
(一)培训和评价机构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履行主体责任,保障教职员工、培训学员、评价工作人员和评价对象身心健康;培训和评价机构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方案,责任到位,分工到人,并将相关方案及时上报监管部门。坚持“三防”(即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四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常态化防控原则。
(二)在落实全市防疫总体要求下,有序推进线下培训和评价工作
要按照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做好恢复线下培训和评价的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和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在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三)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强化人员和场所的防控监测措施
全面监测所有人员健康状况和培训评价场所的疫情防控情况,并按照防控监测要求定期报告。主动向单位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不要带病上班。一旦发现疫情或疑似情况,应迅速上报并暂停集体办公、线下培训评价及相关业务活动,并协助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管控检测,对场所封闭消杀等防疫工作。
二、人员防控
(一)全员宣传
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应用优势,利用公众号、微信群、微博等多种宣传手段科普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人员防护意识,了解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自觉落实隔离防控措施。提示所有人员注意路途中和前往公共场所的防护,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期间的防护,要求尽量减少外出,不进行聚集性活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每日早晚自行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如实向相关部门报告。
(二)全员监测
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动态监测全体人员身体健康情况,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建立每日监测报告制度。人员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督促其及时就医和检测。要持续加强入境和重点地区、中高风险地区进京人员管理,严把入口关,执行医学观察措施。对返京人员,要督促其到社区登记报告,按照社区疫情防控要求,进行相关检测和管控。尚未返京人员,应按照各地的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利用好“北京健康宝”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健康认证便捷方式。
三、场所防控
(一)全面消毒
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在复工和恢复线下培训评价业务活动前,对办公和培训评价场所进行全面通风、清洁、消毒,并且根据工作安排,每日消毒1次以上,用消毒药水对设施设备和场所进行喷洒或擦拭,并强化日常场所内卫生清洁工作;每日上下午工作、开展培训评价后都要对场所进行通风,1次通风不得少于1小时。培训评价休息期间,要科学安排休息场所,减少培训学员的聚集程度。办公场所要注意保持通风,优先推荐开窗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调整到最大新风模式运行,确保室内新风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定时开启窗户加强通风。
(二)进入场所内的监控
培训和评价机构要对培训评价场所加强监控,所有监控设施设备必须保持24小时运行良好;工作人员进入场所前,必须进行体温检测和信息记录,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充分利用“北京健康宝”“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技术手段严格管控出入人员;场所内人员要科学佩戴口罩。
(三)内部防控
1.要加强办公场所、教学评价场所和集体宿舍的卫生监督管理,确保居住环境整洁卫生,并安排专人监督检查。
要降低办公场所、教学评价场所和宿舍人员密度,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人员前后左右间隔距离不少于1米。处于半地下室的办公场所、教学评价场所、宿舍,必须有可开启的窗户或具备通风条件,应建立每日开窗通风制度,增加通风次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无窗户或不具备通风条件的,原则上不得设置为办公、教学评价场所和住宿场所。
2.严格做好保洁、食堂、物业等作业期间的个人防护。
在作业过程中要科学佩戴口罩和手套,并注意保持手卫生。在作业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与他人的间距,并减少对话。作业工具应做到专区专用、专物专用。单位应集中对工作服进行清洗消毒,不能穿回集体宿舍或家中。
3.加强各类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减少员工之间接触频率。
应制定合理的工作程序,分时段、分楼层、分区域开展作业活动,降低返回办公室、休息区的人员聚集程度,减少员工之间接触频率。
四、对疑似患病的防控举措
培训和评价机构要设置隔离间,未设置隔离间或隔离间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恢复线下培训和评价。人员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患病症状,应迅速与他人隔离,将疑似病患迅速安排至隔离间。对于密切接触者,也应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妥善处理应对,随后做好相关场所的通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