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马”,叫“蓟马”。它可不是奔驰在草原上,或者公园里让人骑的那种horse或者steed哦,而是藏在花中的“捣蛋鬼”---蓟(jì)马。
我们说的“蓟马”,其实它是一种小害虫。喜欢养花的人肯定能够发现,在美丽的花朵中,我们偶尔能在花瓣上会发现一种极小的黑色细长的小虫,它就是名为“蓟马”的害虫。
它体型微小,只有2mm左右,外形黑色、褐色或者黄色。由于其口器为锉吸式,为此它能够搓破植物花、叶的表皮,然后吸吮汁液,最终让受害的花瓣会变为黑褐色,危害严重时能让花朵萎蔫。即影响花的观赏价值,还会导致严重的损失,一些叶受害严重的,则会枯焦萎缩。并且蓟马喜欢幼嫩的枝梢、新芽,被其取食后,也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所以蓟马虽小,危害却大,常常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和危害。
面对如此令人恼怒的小虫子,我们要采取怎样的措施防制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蓟马的习性,它是昼伏夜出,一年四季都可见其身影。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室外,而冬季则主要集中在温室大棚里,主要危害茄子、黄瓜、棉花等农作物。同时,温暖、干旱的天气是它的最爱,适合在温度23℃~28℃,空气湿度为40%~70%里活动。
了解蓟马习性之后,我们要如何进行防制呢?
1、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建议最好在傍晚用药,这样增加它与化学药剂直接接触的机会。
2、由于蓟马身型较小,隐蔽性强,为此,药剂选择内吸性的或者添加有机硅助剂的更加有效,而且建议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药剂。
3、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药剂使用时,选择熏棚和叶面喷雾相结合的方法则控制效果更加。
4、可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可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
5、提前预防。
供稿:上海闽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