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07期(2024年2月刊)
【好书荐读】郭天宇:波利尼西亚伊蚊是东南亚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4-03-01

好书荐读1.jpg


 十六、波利尼西亚伊蚊 Aedes polynesiensis Marks,1954

 

(一)鉴别特征

 

喙暗黑。头顶竖叉鳞仅限于后头。唇基无白鳞。中胸盾片具窄的中央纵条。翅上基具 完整的白线,翅根具宽阔的平覆鳞。中胸下后侧片白鳞簇分散,至少有 3 块。后足跗节 4 通 常至少一半为白色,节 5 全白。腹节无完整的亚基白带(图 1-24)。

 

1.jpg 

 

1-24  波利尼西亚伊蚊

(中胸侧面观、后足跗节和腹节背板摘自 Rueda,2004;余者摘自 Huang 和 Hitchcock,1980)

 

(二)生态习性

 

成蚊半家栖,孳生地广泛,如树洞、坚果壳,以及各种类型的人工容器、叶腋、蟹洞、芭蕉 根、可可果荚、独木舟等。雌蚊主要白天活动,活动高峰是傍晚和清晨。

 

(三)地理分布

 

国外:澳大利亚、斐济、波利尼西亚、纽埃岛、萨摩亚群岛、图瓦卢等。 国内:南中国海。

 

(四)医学重要性

 

波利尼西亚伊蚊是东南亚登革热的重要传播媒介,也是班氏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未完待续)





郭天宇.jpg

郭天宇,男,1964年12月出生,内蒙古丰镇人,博士,研究员。任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生检疫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分会委员;卫计委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入境检疫专业委委员;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口岸卫生处理协作组药械评审专家; 华北五局鼠疫联防专家组组长。


1982年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业昆虫学习,1986- 2005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学习和工作;2005年转业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媒介监测实验室;2011年调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卫生检疫研究所,主要从事医学媒介生物生态与防治研究工作,尤其擅长鼠类和蚤类。先后完成科技部课题5项、北京市课题1项、军队指令性课题6项、质检总局课题4项;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项;制定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1项;参编书籍14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第一作者73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