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15期(2025年6月)
【PCO论坛】荔枝上市时橘小实蝇和瓜实蝇的识别与防制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5-07-06


 

 1荔枝.jpg

 

 

目前正是荔枝上市时节,橘小实蝇和瓜实蝇是危害荔枝、龙眼等水果的重要害虫,其幼虫在果实内蛀食,导致落果、腐烂,严重影响品质和产量。以下是识别与防制方法:




一、橘小实蝇和瓜实蝇的识别

 

成虫特征

 

 

橘小实蝇:体长6-8mm,黄褐色,胸部有黑色“U”形斑,翅膀透明具褐色条纹。

 

 

瓜实蝇:体型稍大,胸背板红褐色,翅端有黑斑。

 

 

活动习性:白天活跃,喜食腐烂果实或蜜露,产卵于幼果表皮内。

 

 

幼虫(蛆虫)

 

 

乳白色,无足,体长约10mm,在果实内蛀食果肉,导致果皮凹陷、流胶、落果。

 

 

危害症状

 

 

果实表面有针尖状产卵孔,周围可能发黄。

 

 

剖开果实可见白色幼虫及褐色蛀道,果实提前脱落或腐烂。

 




二、综合防制措施


1. 农业防治

 

清洁果园:及时清除落果、烂果,集中深埋或焚烧,减少虫源。

 

 

套袋保护:幼果期(直径2-3cm时)用专用果袋包裹,阻隔成虫产卵。

 

 

调整种植期:早熟品种避开花果期与果蝇高发期重叠。

 

2. 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

 

性诱剂:悬挂甲基丁香酚诱捕器(每亩5-10个),专诱雄虫。


食诱剂:用糖醋液(红糖:醋:酒:水=1:2:0.5:10)加少量敌百虫,装入诱捕瓶。

黄板/粘虫板:悬挂于树冠中部,诱杀成虫。

 

3. 生物防治

 

寄生蜂:释放反颚茧蜂、切割潜蝇茧蜂等天敌。

 

病原微生物:喷洒绿僵菌或苏云金杆菌(Bt)制剂。

 

4. 化学防治

 

关键时期:成虫产卵盛期(幼果期)和幼虫孵化期。

 

推荐药剂:

 

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注意轮换用药)。

 

喷药重点:树冠中层、果实密集处及果园周边。

 

注意事项:

 

避免花期用药,保护传粉昆虫。

  

遵守安全间隔期,采前15天停用化学药剂。

 

5. 检疫措施

 

果实采收后需检疫处理(如低温冷藏或熏蒸),防止幼虫随果实传播。

 




三、监测预警

 

定期悬挂诱捕器监测成虫数量,达到阈值(如每诱捕器每周5头以上)时及时防治。

 

通过综合应用以上方法,可有效降低橘小实蝇和瓜实蝇对荔枝的危害,保障果实品质和产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