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公益科普> 科普知识> 其他
其他
【虫害漫述】吸血动物蠓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来源: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时间:2023-08-24     分享:

蠓虫,我们平时可能注意的不多,但被咬了后,那种痒的感受让不少人想起来就后怕,而且被咬后很难恢复。有些人被蠓虫咬了后,也不清楚是被什么咬了,就知道痒,然后红肿,一般的药膏还没什么效果。

 

1.jpg 

 

被蠓虫咬后,建议马上用碱性溶液,如碳酸氢纳水溶液或氢氧化钠外搽,可以极大地缓解部分反映。用一些消痒,消炎止痛药物,平时合理膳食,提升环境卫生,维持部分清理,发痒外敷炉甘石,恩肤霜等。

 

下面我们来简单认识一下蠓虫吧!



2.jpg 


外形特征


成虫体型细小,褐色或黑色,长约1~4mm,有复眼、单眼各一对,触角丝状,长而有毛,分为13~15节。下颚须有5节,喙短,雌虫为刺吸式。胸分三节,中胸背板最发达,前部两侧各有一肩坑。翅短而宽,翅端钝圆,接近前缘的二条翅脉甚粗大。翅上有细毛及粗毛,有的翅膀上有暗斑与白斑。翅在静止时重叠覆盖于腹部之上。足三对,较发达,腹部有10节,雌虫末端有尾须一对。蠓类个体小,飞翔无声,常群聚叮咬人畜。防制的办法,除对孳生地进行清除外,主要是采取防护措施,如用防蚊油涂擦皮肤,用网孔小于3/4毫米的蚊帐、蚊帽等进行保护。


3.jpg

 

生活习性


仅雌蠓吸血,雄蠓以吸食植物液汁为营养。雌蠓对吸血对象无严格选择性,但当多种宿主并存的情况下,可有一定倾向性。一般吸血类蠓的雌蠓,必须在吸血后卵巢才能发育,但个别种类亦可不吸血而产卵。


吸血库蠓类多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出来活动,大量活动时形成群飞,雌雄交配以后,雌虫必须吸血才能使卵发育成熟,雌虫吸血1次可达0.05毫升,雌虫一生可产卵2~3次,每次产卵50~150粒。吸血后的雌虫在20~28℃时,经3~4天后卵成熟,卵多产于富有有机质的潮湿土壤、水塘、树洞、水洼等处,一般在急流中或月光曝晒处不产卵。卵经3~5天到 2周孵出幼虫,再过10天化蛹。越冬幼虫可经5个月化蛹,蛹5天羽化出成虫,成虫寿命约1个多月。


蠓类成虫平时隐蔽于洞穴、杂草等避光和无风的场所。下雨时不活动。对活动最适宜的风速是 0.5米/秒以下,风速达1.5~2米/秒以上即减少或停止活动。雨前如果闷热则活动较烈。完全黑暗时停止活动。活动半径一般200~300米。每年发生代数1~4代不等。


成蠓寿命约30天左右,雌蠓产卵后不久即死去,雄蠓寿命更短,交配后1~2天即死亡。


在寒区,蠓主要以幼虫越冬。


温度、风速、光线对蠓活动有一定影响。30摄氏度以上活动受到抑制。最适温度为13~25摄氏度。蠓有一定趋光性,微弱光线对蠓有一定引诱力,而在完全黑暗或亮度超过3000米烛光时,一般较少活动。


【出现季节】我国的蠓,北方出现在5~8月;南方出现在4~10月。


可见,蠓虫一旦到了秋季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供稿:沧州景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