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06期(2023年12月刊)
【食品安全】系统思维确保校园食安与卫生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3-12-26     分享:


 引言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家庭与个人的生命健康,无论如何重视与强调都不为过。澳鼎环保•速克虫控认为,食堂是大学学习生活中重要的校园生活场所,提供学生所需的营养饮食。然而,学生饭食中出现蟑螂的现象需高度重视,蟑螂作为常见卫生害虫,带来了食安与卫生的隐患。也因此在食堂卫生管理、食安体系、员工卫生培训等方面给食堂敲响了警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学校食堂应有系统的通盘方案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件。

 

一、学校食堂管理部门加强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执行

 

1. 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制定清晰的食品加工、储存、烹饪和分发的操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2. 定期培训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卫生操作规程、个人卫生习惯等。

 

3. 设立卫生管理责任人:指定专人负责食堂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协调各项卫生工作的执行和监督,并定期提交食堂的卫生运行情况报告。

 

4. 加强食品原料的检查与采购:确保食品原料的来源合格,与具备合法证照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食材追溯体系以保证食品安全。

 

5. 定期清洁与消毒:食堂设备、用具、厨房、餐桌等都需要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污染和细菌滋生。

 

6. 实施食品留样检验:每一批次的熟食都应留样,并及时送往相关质检部门或实验室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合格。

 

7.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学生和教职工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自我食安与卫生意识。

 

8. 定期巡查和评估:食堂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巡查和评估,对食堂的各项卫生管理措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

 

二、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

 

1. 制定食品安全政策:学校应制定明确的食品安全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和相关政策法规,并向全校师生宣传教育,以确保食品安全意识的普及和提高。

 

2. 选择合规供应商:学校在选择供应商时应注重供应商的信誉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能够提供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材料和食品。

 

3. 建立进货验收制度: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进货验收制度,严格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相关规定检查购进的食品原材料、食材的品质与安全性。

 

4. 确保安全加工:学校食堂应建立食品加工操作规范,明确原材料的存储、加工、烹调及保存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确保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

 

5. 强化食品留样检测:学校应定期进行食品留样检测,确保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达标,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公示。

 

6. 健全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能够追溯食品的原材料、供应商及出入库流向等信息,确保及时追踪食材、食品品质。

 

7. 加强员工培训:学校应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8.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学校应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加强对食堂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与相关部门建立互通信息的机制。

 

9. 宣传引导:学校可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方式,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师生和家长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了解。

 

10. 定期评估和改进:学校应定期对食品安全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持续改进食品安全水平。

 

三、确保学校食堂食品来源可追溯

 

1.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制定供应商管理标准,包括供应商的合规要求、食品安全要求等。

 

2. 评估供应商:对每个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其企业信誉、生产能力、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等进行调查和检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责任、食品质量要求等。

 

4. 追溯体系建设:要求供应商提供详细的食品生产过程信息,包括原材料来源、加工过程、质检记录等。建立食材追溯系统,记录食品的流向和相关信息。

 

5. 定期检查和抽检:对供应商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对其生产设备、卫生措施等进行检查,确保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符合要求。同时,进行食品抽样检测,确保所供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6. 建立记录和档案:建立食品供应和使用的记录和档案,包括供应商信息、食品进货和使用情况等。

 

7. 食品安全培训: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和使用食品。

 

四、学校食堂加强食品储存和加工的卫生控制

 

1.设立食品卫生管理团队:组建一个专门负责食品卫生管理的团队,包括监督员、检验员和操作员等。

 

2.建立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相关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明确食品储存和加工的具体要求、流程和责任。

 

3.食品储存:确保食品储存环境干净、整齐,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将不同类别的食品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4.食品保鲜:严格控制食品的保鲜期,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标签和日期进行标记,及时进行食品的轮换和清理,避免过期食品的使用。

 

5.设立食品加工区域:设立和标示专门的加工区域,保持加工区域的清洁和干燥,并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设备和工具。

 

6.操作规范: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熟悉并遵守食品加工的操作规范,例如洗手、佩戴卫生帽、穿戴口罩等。

 

7.定期清洁和消毒:按照要求,定期对食品储存和加工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注重消毒剂的使用和有效时间。

 

8.监督检查:建立日常巡查和检查制度,对食品储存和加工环境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和问题。

 

9.食品抽检:定期对储存和加工的食品进行抽检,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合格。

 

五、加强学校食堂员工的卫生培训和教育

 

①了解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培训需求。

- 进行一次员工调查,了解他们在食安与卫生方面的知识了解程度。

- 分析员工调查结果,确定培训的重点和范围。

 

②制定培训计划和课程内容。

- 根据员工的培训需求,设计培训计划。

- 根据培训计划,编制课程内容,重点包括食品安全知识、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处理和储存等方面的知识。

 

③组织培训活动。

- 邀请专业的食品安全专家或者卫生检查员进行培训。

可以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④监督和反馈。

- 在培训结束后,进行员工知识测试或者考试,检验培训成果。

- 确保员工通过考试后,颁发合格证书或者奖励,增加学习的动力。

- 建立定期的卫生巡检制度,检查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食安与卫生正确操作执行情况。

- 根据巡检反馈,进行适当的纠正和改进。

 

⑤持续更新培训内容。

- 随着食品安全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更新培训材料和课程内容。

-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和研讨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六、提高食堂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卫生操作技能

 

1. 组织培训与教育:安排定期的培训课程,包括食品安全知识、卫生操作规范、健康饮食等方面的内容。培训可以通过专业机构、专家讲座、内部培训师等方式进行。

 

2. 制定食堂规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食堂管理制度,包括员工卫生要求、食品存储与处理规范、食品安全检查与记录等方面的内容。

 

3. 强化监督与检查: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监督食堂员工的操作行为,确保落实卫生操作规范。定期进行食堂卫生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 确保必要的设施与工具:为员工提供清洁消毒用品、个人防护用具等必要设施与工具,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5. 加强沟通与反馈:定期召开员工会议,组织员工交流经验、解答疑问,倾听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解决问题。

 

6. 奖惩激励机制:建立食堂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对达标员工给予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纪律处罚。同时,也要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激发积极性。

 

7.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宣传:进行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促进学生与食堂员工的良好互动。

 

综上,食品安全确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需要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损失。食品安全是一个涉及众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各级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加强监管和教育,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