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刊
【专家讲堂】姜志宽《卫生害虫管理学》连载(1)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19-04-23     分享:

QQ截图20190423193138.png


第一章  导论

 

[学习目的] 明确卫生害虫定义;了解卫生害虫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卫生害虫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明确学习卫生害虫管理学的目的、范围与任务。

 

据古生物学的研究,在距今约6亿年前古生代寒武纪的地质年代,从环节动物的祖先分化出原始的节肢动物。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自然选择的分化,逐步形成为现存动物界中种类庞杂、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一大动物类群——节肢动物。

现代人是在昆虫出现约5亿多年以后、距今约25万年前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在漫长的史前时期,“人”与其他动物利用自然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是相对平等的,犹如现在的野生动物之间的关系一样,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随着人类的进化,学会钻木取火、制作与使用石器等简单工具的本领,以及住进山间洞穴御寒避害之后,其生存能力明显提高,在同其他动物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优势和主动权。尤其自渔猎时代进入农耕时代,即人类进化到足以主动创造条件营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和食物资源时,便对其他物种的进入加以筛选和限制,甚至发展为以人为中心,把其他生物简单地划分为有益、有害、无害或益害兼有。

进入近代社会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精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高,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多、越高、越广、越细。对于有害生物的研究也随之不断深化,专业分工也不断细化。由于有害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成害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就有害节肢动物而言,人们就依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受害对象及其社会发展的需求等方面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农业害虫(包括栖居或危害于粮油作物类、果蔬类、花卉类、仓储类、禽畜类、水产类等的害虫)、林业害虫、牧业害虫、工业害虫、文档害虫……,以及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或间接危害、影响人们正常生活,以及住区与活动安全的某些节肢动物——卫生害虫等多种类别和专业分工加以研究。而对于有害微生物和植物,以及其他类别的有害动物,陆续融入微生物学、医学病原学、消毒学、寄生虫学、植物保护学、森林鸟兽生物学、啮齿动物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故本书乃以卫生害虫管理学为名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探索的成果融为一体,试图归纳和总结我国在探索卫生害虫控制所经历的消灭、防制和综合管理3个阶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实践经验与教训,以求适应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和当今生态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对卫生害虫防制之需。


第一节 卫生害虫定义与研究对象


自从1909年Herms开始使用医学昆虫学(medical entomology)一词以来,国内外通常把节肢动物昆虫纲及其近缘的蛛形纲、多足纲*和甲壳纲中某些具有医学/卫生学重要性的害虫统称为医学昆虫。这个概念已经使用了整整一个世纪,为学科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但是,一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50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提高,一些传统学科呈现出向纵深、精细的方向发展。例如对蛛形纲中蜱螨目(Acarina)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已从医学昆虫学中独立发展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蜱螨学(acarology)(柳支英、陆宝麟,1990)。它不仅在分类、生理、生态、细胞、遗传等基础理论研究及相关技术方法等方面又有一些在发展的进程中出现相互交叉、渗透或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边缘学科或应用性学科,如动物地理学、人兽共患病学等。

纵观百年来,一些与“医学昆虫学”相关的学科有很大的进展。如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自然生态系统理论的创立和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管理学(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众多学科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为其主要理论体系;请见第十三章第一节)的渗透融合,进而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无论是对自然界或是对人类社会都存在着如何进行有效地协调管理的问题,尤其对有害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诸因素的管理,既要有益或无害于人类,又要无损或少损于有害生物及其所处环境诸因素(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因素)和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使它们之间持续、和谐地共存共荣。经过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和探索实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原则、手段与方法;与此同时,医学模式也产生了变化,突出了预防医学和人类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实践性;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了有害生物管理业,并已发展成为它们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有害生物防制和社会经济发展与公众需求的提高,于20世纪50-60年代电脑技术、微量分析技术等的产生、发展与广泛应用,以及管理者在其拥有和能够支配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对管理对象进行一系列有组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过程,即现代管理学理论与实践把社会科学的成果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还有,自20世纪40年代起,有机合成化学工业与施药器械品质的改善与提高,以及分子生物学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等。这些20世纪中现代某些科技的成果,引发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与飞速发展,也有力地孕育出一门新的应用性边缘学科——卫生害虫管理management of hygienic pest)奠定了初步基础。未完待续)

 





姜志宽.png


《卫生害虫管理学》推介主编简介


   姜志宽 男,汉族,1953年2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1970年12月入伍,197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昆虫学专业。曾任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研究员。兼任全国爱卫会病媒生物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杀虫药械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编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常务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兼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部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全军媒介生物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医学情报与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江苏省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出版社南京分社常务副社长、第三军医大学和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委、《医学动物防制》杂志副主编、《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主编等职。

长期从事病媒生物防制研究,获军队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二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与主编出版了《卫生害虫管理学》、《啮齿动物学》、《卫生杀虫药械学研究与应用》、《有害生物管理手册》、《蟑螂防治实用手册》、《有害生物防制及趣谈昆虫》、《医学生物学及控制中文文献索引》、《病媒防控论文英文摘要编写》、《实用英汉疾控医学辞典》、《卫生杀虫剂应用技术》、《有害生物治理》、《消毒杀虫灭鼠技术》、《重要疾病和医学动物防治指南》、《环境有害生物防治》和《空港有害生物治理指南》等19部。制定了《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等国标。编译出版了《最新杜克家庭医疗健康百科全书》和《家庭医学百科全书》。创办《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1991年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1995年获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奖;1999年、2004年和2014年被中华预防医学会表彰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南京军区联勤部表彰为基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获全军预防医学奖励基金;2006年获南京军区“十五”全区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2010年被总后卫生部表彰为第三届全军优秀医学编辑工作者;2015年获中国健康促进教育与教育协会金牛奖;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