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95期(2022年2月刊)
【真相来了】摇蚊不是“蚊”?了解“抗冻蚊”摇蚊的生物学特征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2-02-24     分享:


有一种小虫子在天冷之时反其道而行之,在寒冷冬日仍在外面抛头露面。它外观像“蚊子”,难道它们是可以耐低温的变异蚊子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这种“抗冻蚊”——摇蚊


1-1.jpg 

 

一、分类学介绍


摇蚊是昆虫纲双翅目长角亚目摇蚊科昆虫的总称。因其成虫不飞行时常常不停地摆动前足而得名摇蚊。截止目前全世界摇蚊共记录11亚科400多属6300余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已描述种类约1000种,隶属于7个亚科。


2.jpg

 


我国常见摇蚊种有摇蚊亚科的德永雕翅摇蚊(Glyptotendipes tokunagai)、长足摇蚊亚科的刺铗长足摇蚊(Tanypus punctipennis)等。

 

3.png 


二、与蚊子的区分方法

 

 

摇蚊外观与蚊虫相近,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口器差异:摇蚊口器退化,无上颚,不吸食;因此摇蚊不会吸血。


 

4.png

 

2)两翅是否重叠:摇蚊停落时两翅分开平铺在背面,两翅不重叠;蚊子停落时两翅重叠挡住腹部。

 

5.png 

 

3)前足是否抬起:摇蚊停落时前足通常抬起摇晃,这也是摇蚊名字的由来;而蚊子在停落时前足并不会抬起,可通过前足是否抬起区分摇蚊和蚊子。

 

6.png 

 

三、生物学特征

 

摇蚊属完全变态昆虫,其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3.1   卵


多呈卵圆形,多个卵排列成行由一层透明裹包裹成卵袋(大小约10mm),常产于接近水面的阴暗且潮湿的附着物上,如水沟沟壁、水草茎部等处。摇蚊产卵时只将卵袋的柄状部粘附于附着物上,卵块部分可以在水中漂浮,随水流而动。一个卵袋内含卵500余个,具体卵粒数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



7.png


3.2   幼虫


摇蚊幼虫形态为圆筒形蠕虫状,大多数种体长在10-16mm左右;幼虫绝大多数颜色为红色(身体为红色的原因是其体内含有一种叫血红素的色素),因此摇蚊幼虫也被称为“红虫”。部分种类的摇蚊(如摇蚊亚科、直突摇蚊亚科的部分种)还具有建巢的本领。此外“红虫”作为观赏鱼鱼食和钓鱼饵料被广泛使用。

 

 

8.jpg

 

9.jpg


3.3   蛹


摇蚊蛹头部顶端会出现白色羽毛状的呼吸器官,称为呼吸角。其蛹期时间较短,一般1-2天即可羽化成成虫。接近羽化的蛹会从水底淤泥中钻出,于水面上羽化;整个羽化过程历时3-5秒,只在水面上留下蛹皮。在羽化盛期可在池塘边看到密密麻麻的漂浮物,即摇蚊蛹羽化后蜕下的蛹皮。

 

 

10.jpg

11.jpg

3.4   成虫


1)摇蚊成虫体微小至中型,多纤长脆弱。同蚊子一样,雌雄摇蚊触角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雄虫触角长,多13-17节,具有轮状毛;而雌虫触角7-10节,较短,且没有轮状毛。

 

12.jpg

 

2)摇蚊种类繁多,体色多样,黄色、绿色、褐色、黑色不等,部分种具明显色斑。

 

13.jpg

 

3)光线强弱对摇蚊栖息停留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趋光性。此外摇蚊还具有群飞习性,发育成熟的摇蚊在距离地面0.5-10m的高度形成蚊柱,进行婚飞和交配,交配后的雌蚊会飞离蚊柱,飞向潮湿阴暗的水面产卵,产卵后的摇蚊会很快死亡。


1-2.jpg

摇蚊空中“群飞”

 

摇蚊由于口器的退化,不能吸血,不会直接引起疾病传播。但由于其羽化时种群数量大、分布广,在幼虫和成虫阶段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近些年来摇蚊爆发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新闻也越来越多,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本文来源:江苏功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