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12期(2024年12月)
【药械运用】李波:TBS即捕鼠器+围栏系统控鼠技术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4-12-31




TBS控鼠技术——即捕鼠器+围栏系统(trap-barried system) 该技术起源于东南亚水稻种植区,在连片种植不小于33.3hm2农田中间设20×10m围栏内提前播种,围栏底部每隔5m安装有捕鼠桶或连续捕鼠笼或倒须笼等,利用鼠类喜沿边走的行为特点,吸引周边稻田害鼠到围栏掉入捕鼠桶而灭鼠方法。


1.jpg

  图1. TBS围栏内提前种植作物吸引周边鼠来盗食


围栏用≤1cm金属筛网(铁丝网)或厚塑料膜,围栏地上部分高30~40cm,埋入地下的深度大于20cm;每个捕鼠桶上部直径25~30cm,下部直径30~35cm,筒高50~55cm,底部留4个直径小于0.5cm的圆孔,使筒内雨水能够渗出。捕鼠桶上端与地面齐平,紧贴围栏与捕鼠器平齐地面剪一长宽约5cm的洞口,鼠从该洞口掉入桶中。


2.jpg


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于2006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四川省彭县、新疆温泉县、吉林公主岭市设立试验示范点,开始了对该项技术应用研究。结果显示TBS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农田害鼠,且可以应用于农田鼠情监测,所捕获鼠多为活鼠,且种类多、鼠种年龄划分清晰,弥补了鼠夹法所捕获鼠种单一、年龄比例不全的缺点。


2008年起在农区的湖南、新疆、内蒙、吉林、海南、贵州、四川、山东等地推广应用该技术。随后郭永旺、王登等在吉林进一步研发了开放式围栏控鼠系统(L-TBS),在吉林玉米地TBS控鼠距离达100m,1个60m的L-TBS可保护辐射范围在3.14hm2;投入产出比为2.1:1,高于传统的封闭式的1.7:1;而30m的L-TBS投入产出比更高,达2.8:1。其它地方的水稻田保护面积为10 hm2。此外为预防大型鼠从桶上缘逃逸,桶顶部加塑料围挡。


2010年新疆乌鲁木齐县1TBS控鼠围栏从79日至830日,53,捕获鼠245只,最多1天捕获18只鼠2011年新疆北屯的十师八一团322安装,822收回,153捕获1201鼠,平均每天7.86鼠。



由于该技术不使用杀鼠剂、对非靶动物安全,无环境污染,属绿色防控技术,且可长期使用。已在全国31个省市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3.jpg


  图4.(L-TBS)开放型围栏陷阱控鼠系统      图5. 陷阱桶上部加防逃逸塑料板


作者:李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