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资讯>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北京市爱国卫生工作“十一五”规划
来源:北京市爱卫会   时间:2008-10-28     分享:

“十一五”期间,首都爱国卫生工作将在国务院批准的“把北京建设成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宜居城市”总体目标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精神,坚持城乡联动,满足社会需求,全面推动建设健康城市的前进步伐。

    一、首都爱国卫生工作面临的形势
    “十五”期间,首都爱国卫生工作突出以健康为中心,宣传和普及“生态大众健康”理念,在科学的标准体系和程序框架下,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区(镇)和北京市卫生镇、卫生村工作,全市已有三个区被授予国家卫生区称号,七个区通过市级达标考核并报请全国爱卫会验收考核。创建北京市卫生镇 38个,其中有10个镇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镇。创建北京市卫生村总数达到93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23%。创建北京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140个,爱国卫生红旗单位总数已达到240个。丰台区王佐镇成为全国首批“亿万农民健康促进示范镇”。农村改水改厕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开展适度规模联村水厂建设,除氟除砷防病改水和实施扶贫改水工程,使 110万郊区人民用上了安全卫生饮用水。每年新建3万座无害化户厕,京郊无害化厕所覆盖率已达到55.5%。本市有害生物防制产业服务市场得到规范,城区除四害工作已全部达到国家除四害控制标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的实施,三年内本市平均吸烟率下降了1.1个百分点,“爱护环境、改变陋习”宣传深入人心,城市清洁日、爱国卫生月等形式的群众活动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得到巩固和发展。
    北京市爱国卫生“十五”工作为“十一五”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些地方和部门对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认识还不够深刻;各级爱卫会组织,工作效能高低不一;区县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爱国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尚不完善,有些工作出现反复和滑坡现象;还未充分发挥各委员部门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间协调合作还显松散;科学的检查评估体系还不成熟,开展争先创优奖励激励机制尚未形成;抓基础工作、基层工作不够,抓工作还不细。很多工作离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差还很远,人民群众还不十分满意。市委、市政府提出 2010年北京市要率先达到小康,2008年北京承办奥运会为北京市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和难得的机遇,我们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积极进取,努力工作,高标准做好“十一五”各项工作。

    二、“十一五”期间爱国卫生工作任务和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面发展首都爱国卫生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以成功举办 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目的,坚持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卫生和管理水平,为首都的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
    主要任务包括:
    1、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卫生镇、北京市卫生村是推进整体爱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平台,“十一五”期间要有80%的区县进入北京市卫生区的行列,并申报国家卫生区,在此基础上,力争北京奥运会前进入“国家卫生城市”行列。创建国家卫生镇5个,新增“北京市卫生村”400个。
    2、制定并全面实施《2008健康奥运病媒生物控制行动计划》。探索建立病媒生物控制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PCO服务产业的监管,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发动群众开展北京市除四害达标创优活动,使全市四害密度能经常保持在国家控制标准范围内。在“十五”期间开展创建北京市除四害工作达标创优工作的基础上,城近郊及远郊区县政府所在地的四害密度必须达到《国家卫生区标准》的要求。
    3、继续推进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工程,每年新建无害化农村户厕4万座,每年新建和改建行政村公共厕所100座。
    4、努力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强化水质净化、消毒,健全农村水厂管理机制,加强农村水厂(站)管理,力争每年完成8座以上联村水厂的建设;加快单村水厂改造步伐,每年完成130个村的水厂改造任务。积极开展除氟、除砷和扶贫改水工程,再使100万郊区人民用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加强农村水厂(站)组织制度、运行机制、档案资料、专业技术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制度,保障已完成的农村改水项目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使郊区农民一直得到安全卫生饮用水供给。
    5、全面贯彻《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结合世界无烟日主题加强宣传,积极开展创建无吸烟中小学校、无吸烟单位和无吸烟医院的活动,到“十一五”末期,使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全部达到无吸烟学校的标准,三分之一的医院(200家各类医院)达到无吸烟医院的标准。
    6、全面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积极开展农村健康大课堂和健康知识进农家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知识水平。推动北京市农村健康促进示范镇、村创建活动,每年全市有1个示范镇每个区县有5个示范村通过市级达标考核。2010年底以前力争3个示范镇进入国家行动办的考核程序。
    7、宣传健康城市理念,推行健康生活方式
    在创建国家卫生区达标基础上,开展建设健康城市前期试点和准备工作,推动创建健康社区和健康单位的“健康细胞工程”。制定“标准”和“实施方案”体系。“十一五”期间,每个城近郊区有 5-8个、每个远郊区县有2-4个社区达到标准。复核所有红旗单位,再创建260个红旗单位,使全市红旗单位总数达到500个,并积极组织创建国家卫生先进单位活动。
    深入开展根除陋习大型公益系列活动,结合城市清洁日,爱国卫生月活动把改变不良习惯(乱吐、乱画、乱扔、乱放)作为宣传重点,大造声势形成氛围。以“健康城市、绿色北京”为目标广泛地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活动。
    8、坚持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坚持重大节日卫生综合检查制度,并使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实际,促进工作,促进城市卫生长效管理,每次检查公示结果,使争先创优活动更具活力。

    三、完成“十一五”任务的保障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主导思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健康促进,这是爱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性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必须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方针。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规划,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使爱国卫生工作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2、加强爱国卫生组织建设
    各级政府、各部门应重视爱国卫生组织建设,健全和充实各级爱国卫生办事机构(特别是社区、农村和单位),保证爱国卫生工作更加深入基层,贴近百姓。各级爱卫会办事机构要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强化目标管理,讲求实效,与时俱进,重视发挥专家指导作用,不断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
    3、重视协作,密切联系
    密切北京市与全国爱卫会联系,积极争取全国爱卫会对首都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坚持爱卫会各委员部门的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加深市区县爱卫会间的工作联系,信息沟通。开好每月主任办公会,及时公示各地区各项工作任务的进度和完成情况。鼓励争先创优,检查评比要公正、公开、透明,不搞形式主义,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估评价体系。
    4、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继续宣传和普及“生态大众健康”理念,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倡导良好健康行为,自觉维护健康环境,正视爱国卫生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农村地区与城区的差距和现实中存在的卫生死角。鼓励和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地区、本部门的爱国卫生工作,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存质量,逐渐形成“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互动氛围。
    5、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法制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法规效用,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收集信息,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创造条件,在对全市爱国卫生工作进行详实调研的基础上,努力进入《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管理条例》立法程序,尽快实现首都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
    6、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加大投入
    爱国卫生工作要经常向政府汇报,与财政部门沟通,结合各地区工作实际,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取得支持。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镇、村等重点,确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做好预算。争取加大对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本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摘自北京市爱卫会网站)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