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91期(2021年6月刊)
【好书荐读】郭天宇:雌蚊一般羽化一天后开始吸血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1-04-21     分享:


 郭天宇书籍封面.jpg







 

 

第二节 蚊类的生态习性

 

一、生活史

 

蚊虫是全变态昆虫,成蚊营陆上生活,而它们的卵、幼虫和蛹则营半水生生活(图1-8)。

 

 

1.jpg

 

图 1-8  蚊虫主要生活史

(引自网络 http://entoplp.okstate.edu)

 

卵:卵单个(如按蚊)或批量产于水体表面(如库蚊、蓝带蚊、柯蚊和直脚蚊)或附着在 孳生地物体表面。

幼虫:在水体中,幼虫通过呼吸管,上升到水面呼吸。一般具有 4 个龄期,需通过 4 次 蜕皮,发育至蛹期。

蛹:四龄幼虫蜕皮后成蛹,呈“逗点”状。蛹不取食。通过呼吸管,上升到水面呼吸。 羽化时由头胸部背面裂开,呈“T”形裂缝,成虫逸出。

 

二、食性

 

雄蚊不吸血,仅以植物液汁特别是花蜜为食。 绝大多数蚊类的雌蚊都会吸血(除巨蚊属和钩蚊属雌雄皆不吸血外),雌蚊一般在羽化后一天左右开始吸血,吸血所需时间视蚊种和动物宿主而异。一般吸血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但也有白天吸血的。伊蚊大多在白天吸血,白纹伊蚊以下午 14:00—18:00 为活动高峰;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则是在日落后一小时与黎明时为吸血活动高峰。微小按蚊、雷氏按蚊、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活动高峰出现于午夜前后。

 

三、季节消长

 

与当地的温度(热季和冷季)、湿度和雨量(干季和湿季)等密切相关。季节消长因种因地区而异。

 

四、孳生地

 

幼虫孳生场所主要分以下五大类。

(1)田塘型:主要孳生在稻田、沼泽、人工湖、各类池塘等大型或较大积水场所,代表种 为三带喙库蚊、凶小库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

(2)缓流型:主要孳生在小溪、沟渠等缓流中,如微小按蚊。

(3)丛林型:主要孳生在丛林或山麓灌木隐蔽下的石穴、溪床积水等小型积水中,如大 劣按蚊。

(4)坑洼型:主要孳生在坑洼,尤其是污染的积水中,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 蚊、褐尾路蚊。

(5)容器型:主要孳生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积水中,典型代表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五、活动范围

 

蚊虫飞行活动范围,一般都在它孳生地和食源所在地附近。成蚊飞翔能力一般在几十米到几百米内,如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骚扰阿蚊等;孳生于稻田、河沟离居民点较远的蚊类,如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飞行距离一般都在 0.5 km 左右,很少超过数千米。但也有超过 十余千米或更远的,如刺扰伊蚊。在城镇人口密集地区,蚊虫飞行距离通常在 1 km 左右, 但在野外开阔的荒漠草原地区,为了觅食,有些库蚊和伊蚊可以飞得很远,如刺扰伊蚊可飞 行达 20 km 远处,还有些伊蚊飞行距离可达 40~50 km。此外,蚊虫还可随火车、汽车、飞 机、轮船等交通工具扩散。

 

蚊虫的栖息活动,因种类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如血源、温度、湿度、光线、风力等), 房舍的结构,气候的变化,地理的差异,居民点周围的植被状况,居民夏秋季节的夜宿习惯 以及杀虫剂使用等,有不同的栖息活动习性。蚊种的栖息习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内吸内栖型:夜间侵入人房、畜圈和鸡舍刺叮吸血,而大部分留于室内,消化其血 液并发育卵巢,待卵成熟后飞到户外产卵,如微小按蚊、雷氏按蚊、致倦库蚊、淡色库蚊。

 

(2)内吸外栖型:夜晚进入室内吸血,吸血后做短暂停留或立即飞出室内到野外栖息, 如大劣按蚊和三带喙库蚊。

(3)外吸内栖型:夜晚在室外吸牛血,而在黎明飞入室内栖息,如海南岛的迷走按蚊。

(4)外吸外栖型:野外吸血并栖息,如凶小库蚊、黄色伊蚊。


 





郭天宇.jpg

郭天宇,男,1964年12月出生,内蒙古丰镇人,博士,研究员。任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卫生检疫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分会委员;卫计委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质检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出入境检疫专业委委员;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口岸卫生处理协作组药械评审专家; 华北五局鼠疫联防专家组组长。

1982年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农业昆虫学习,1986- 2005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学习和工作;2005年转业到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媒介监测实验室;2011年调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卫生检疫研究所,主要从事医学媒介生物生态与防治研究工作,尤其擅长鼠类和蚤类。先后完成科技部课题5项、北京市课题1项、军队指令性课题6项、质检总局课题4项;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1项;获实用新型专利9项,发明专利2项;制定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11项;参编书籍14部;发表论文152篇,其中第一作者73篇。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