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91期(2021年6月刊)
【PCO论坛】城市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时空分布与刺叮节律研究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1-06-25     分享:

 

白纹伊蚊 Aedes albopictus,又称亚洲虎蚊,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只分布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上的一些岛国和地区。随着全球旅游和物流贸易的 发展,白纹伊蚊凭借其极强的适应性,已扩散到全世界 6 大洲近 50 个国家和地区[1],目前其分布范围依然在逐渐扩大,成为全球最为成功的入侵物种之一。白纹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 等多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重要影响[2]。随着 全球气候变暖、持续性极端天气的出现,登革热在我 国的发生界限具有向北移动的趋势,而白纹伊蚊在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已成为北京第二优势蚊 种[3]。作为国际化城市和首都,北京面临的蚊传疾 病传播风险和防控挑战日益增加。病媒生物监测是有效防控虫媒疾病暴发流行的基础性工作[4],而目前在日落前 1  h 开始对白纹伊蚊成蚊监测结果( 灯诱法) 低估了其密度。掌握白纹伊蚊种群在不同环境类型中密度消长情况并预测其趋势,探明其刺叮 节律,对于指导白纹伊蚊监测、防治和做好个人防护 具有重要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 1    监测器械    计时秒表、电动吸蚊器、CO2  诱蚊灯、体视镜、温湿度计、风速计。


1. 2    监测方法


1. 2. 1  白纹伊蚊全年密度消长变化监测    选择北京市城区的 10 个监测点,涵盖了蚊虫主要的孳生环境类型,包括居民区 4 个、公园 3 个、旅游景点 2 个、医院 1 个。采用国家标准 GB / T 23797—2009 中的CO2 诱蚊灯法,选择远离干扰光源和避风的场所作为挂灯点。试验于 2017  年 5  月 1  日启动,2017  年 10 月 31 日结束,每旬监测 1 次,每次开灯时间为当天日落时间前1 h,持续2 h。收集、分类并记录雌蚊数。每个监测点布放 4 台 CO2 诱蚊灯,各监测点全年固定。


1. 2. 2    白纹伊蚊日刺叮节律监测    选择具有中等绿化覆盖率( 约 35% ) 的居民区,小区绿植主要以草坪为主,周围用修剪整齐的大叶黄杨作为绿篱,绿篱内部有各类草坪,伴有少许开花植物。参考国家标准GB / T 23797—2009 中的人诱停落法,但由于本试验持续时间长、参与人员多,为了较为客观地反映伊蚊叮咬强度,同时兼顾监测效率及持续监测对伊蚊密度的影响,将监测时间改为 15 min。选择在白纹伊蚊密度较高的 8 月进行试验,试验环境类型为居民区,试验前 2 个月内监测区域应未进行任何蚊虫防治活动,以此来反映白纹伊蚊在相对自然状态下的密度与活动规律。在试验居民区的东、西、中部分别设置 1 名监测人员,共设置 3 名监测人员( 2 名女性、1 名男性) ,所有监测人员试验前和试验中不能饮酒、茶和咖啡,不使用任何含香精、驱避剂类产品。在监测时,监测者暴露一侧小腿,静止不动,记录 15 min 内停落在小腿上并被拍死或用电动吸蚊器捕获的蚊虫数量,记录诱蚊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地点、温度、湿度和风速。


1.3 统计学处理  对试验期间捕获的蚊虫依据监测点、监测人分别计数,蚊虫分类依据检索表进行形态学鉴定[5]。利用 WPS 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2 结果

 

2.1 白纹伊蚊全年密度消长变化 北京市中心城区全年白纹伊蚊密度消长呈单峰规律,月未监测到白纹伊蚊,月逐步出现并呈低密度水平,月上旬及之前密度低于 1 /( ·h) ,随后迅速上升。8 月中旬密度指数达到全年最高,为 4. 657 /( ·h)  随后密度逐步降低,在 9 月下旬密度下降至 1. 925 /( ·h) ,进入 10 月重新下降至 1 /( ·h) 以下,在 10 月下旬下降至 0(  1) 


 1.jpg

2.2 不同环境类型中白纹伊蚊密度比较    对居民区、公园、旅游景点、医疗机构等不同环境类型白纹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 图 2) ,居民区密度最高,全年平均密度为 2. 435 只/( 灯· h) ; 其次为医院 0. 417 只/( 灯·h) 、公园 0. 373 只/( 灯·h) ; 旅游景点密度最低,为 0. 214 只/( 灯·h) 。


2.jpg


2.3 白纹伊蚊刺叮节律 白纹伊蚊的刺叮吸血节律呈双峰规律 3) 04: 00 人诱停落指数为 2. 67/( ·15  min) ,刺叮强度较低; 05 : 00 人诱停落指数为 14. 67 /( ·15  min) ,刺叮水平为全天最高; 06 : 00 —08 : 00 较高,人 诱停落指数为 6  9 /( · 15  min) ; 09: 00 降低至 2. 33 /( ·15  min) 。随着日照强度增加,叮咬强度迅速降低,在 11: 00 未监测到伊蚊刺叮,低刺叮水平一直维持到 13: 00。从 14: 00 开始密度逐步升高,在17: 00 升高至 13. 33 /( ·15  min) ,为下午时段最高水平,随后一直维持较高的刺叮强度至 19: 00 人诱停落指数为 10  12 /( ·15 min) ,而在 20: 00 停落指数迅速降低至0. 82 /( ·15 min) 


 3.jpg


3 讨论


3.1 白纹伊蚊全年密度消长变化 蚊虫种群密度受到经纬度、绿化、水体等地理因素以及降雨、气温、湿度、风向、日照和积温等气象因素的综合影响[5; 此外,人类生产、生活等各类活动也会影响蚊虫密度水平。本研究针对白纹伊蚊主要的孳生栖息环境   ( 居民区、公园、旅游景点、医疗机构进行持续性密度监测,发现北京市中心城区全年白纹伊蚊密度消 长呈单峰规律,在 5—6 月持续处于低密度水平,随后密度持续升高,在 8 月中旬达到最高,这与环境温度、降雨以及由此导致的人工积水数量密切相关。2017  8 月北京市最高气温达 36 ℃ ,平均最高气温 30 ℃ ,最低气温 16 ℃ ,平均最低气温 22 ℃ ,考虑到伊蚊发育周期可能比降水略有滞后,故伊蚊密度 全年的最高水平出现在 8 月中旬左右。易彬樘等从潮州市连续 7 年的登革热病例、媒介伊蚊密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发现,在多种气候因素中,最低平均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对伊蚊密度影响最大,同时  还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俗密切相关。秦正 积等[7]发现气温、湿度对蚊密度有影响,其中气温 的影响远较湿度大,而且蚊密度与气温呈正相关。赵瑶等[8]通过北京市 2005—2007  5—10 月共 54旬的蚊虫密度数据及同期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市与蚊虫密度相关的气象因素主要为平均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蚊虫最高密度分别出现在 2005 8 月中旬、2006 7 月中旬和 2007 月上旬,与本研究中白纹伊蚊最高密度出现时间相符。朱江等[9] 2010—2016 年上海市蚊虫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市白纹伊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型( 7 月最高) ,且密度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为 7—9 月。综合分析发现,夏季气温、降水量变化两个影响白纹伊蚊密度的重要因素的变化趋势与北京市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规律趋势相一致,但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需要综合更多数据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3. 2    不同环境类型中白纹伊蚊密度比较    本研究中居民区密度最高,是白纹伊蚊主要栖息孳生场所, 其次为医院、公园,旅游景点密度最低。这一结果与  各环境类型特点、白纹伊蚊的生态习性有密切关系。白纹伊蚊是半家栖蚊种,可以生活在野外植被茂密 的树林中,但更喜欢在有人活动的居民区定居,尤其  是房前屋后植被茂密、有积水的地方,有时也会在室  内的积水产卵。相较于其他环境类型,居民区的微 环境中存在更多上述适宜的孳生地,同时居民区人 群密度、活动规律均有利于白纹伊蚊吸血。


3 3 白纹伊蚊刺叮节律 关于白纹伊蚊的昼夜活动节律,陆宝麟[10]认为白纹伊蚊刺叮活动在白昼和 黄昏进行,通常在日出前后和日落前后各有一个刺 叮高峰,并以后者为主。Delatte 等[11]对法属留尼汪岛白纹伊蚊吸血节律研究发现,吸血最活跃时刻为当地日落前2 h,次活跃时刻为08: 30。高强等[12]报道,上海市中心城区日落之前的白天时段白纹伊蚊 数量占绝对优势构成比为 94. 3% ) ,日落之后白纹伊蚊比重迅速下降构成比为 27. 5% ) ; Paramasivan 等[13]发现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当地的白纹伊蚊呈现  07: 00—08: 00  14: 00—15: 00 的双峰型刺叮吸血节律,但均集中在白天; Nor 等[14] 对马来西亚槟城城区环境中白纹伊蚊 24 h 刺叮节律进行研究也发现,白纹伊蚊种群呈现清晨  黄昏的双峰型刺叮吸血节律,而且城市、郊区和农村环境中的野外种群  和实验室种群的吸血节律基本保持一致,早高峰出现在 06: 30  08: 30,峰值在 07: 30,晚高峰出现在 18: 30  20: 30,峰值在 19: 30。本研究试验当天,北京日出时间为 05: 34,日落时间为 18: 58。综合本研究与其他地区相关研究结果可知,白纹伊蚊普遍  表现出双峰型的吸血节律,而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不 完全一致,这主要与蚊虫自身生物钟、经纬度、气候  与环境、生活习惯、防蚊措施等差异有关。

 

总之,本研究结果均基于北京市的地理信息和现场的试验环境条件得出,而了解本地蚊虫,尤其是媒介伊蚊在不同环境类型中的密度季节消长规律和重点环境中的刺叮吸血节律,有助于指导人们采用适宜的蚊虫防治和个人防护措施,减少人 - 蚊接触来降低媒介伊蚊的危害以及相关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李静1 ,阎婷1 ,魏绪强2 ,佟颖1 ,周小洁1

(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2. 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09)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