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96期(2022年4月刊)
【好书荐读】姜志宽:不同纵条、斑点、花纹、色环是成蚊分类鉴定明显特征
来源:《中国有害生物防制》   时间:2022-04-27     分享:


 卫生害虫管理学封面.jpg


第三章 重要卫生害虫生物学各论

 

[学习目的] 了解蚊、蝇、蜚蠊、白蛉、蠓、蚋、虻、虱、蚤、蚂蚁、白蚁、臭虫、蜱、螨等重要卫生害虫的形态特征,常见种类,医学重要性,生活史,生态习性;掌握各类卫生害虫的密度调查方法、标本制作和饲养技术,以及综合管理措施等。

 

第一节  蚊类

 

蚊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蚊科Culicidea。蚊科通常分为3个亚科, 即按蚊亚科Anophelinae、巨蚊亚科Toxorhynchitinae和库蚊亚科Culicinae。据我国蚊科志记载(陆宝麟,等,1997),目前世界上已记载的蚊虫有37属,119亚属,3 200余种。我国现知18属,48亚属,361种蚊虫。蚊属和蚊种在东洋界和古北界的分布不平衡。东洋界占全18个属,有蚊虫298种,约占我国蚊种总数的77.29%,而古北界有蚊虫9属67种,仅占我国已知蚊种总数的18.56%,广布种仅5属16种,约占已知蚊虫总数的4.15%,可见东洋、古北二界蚊类的区系组成有着明显差异。上述所指东洋界和古北界蚊种的含意是,东洋界蚊种是指东洋界所特有或主要分布于东洋界的种类; 古北界是指古北界所特有或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广布种是指跨界分布或全球性分布的种类。

 

由于蚊虫不仅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而且吸血骚扰人的安宁,因此有关蚊虫的防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一、形态特征

   

 (一)成蚊

 

多数蚊虫体长在0.5~1.5 cm,躯体分头、胸、腹3部分(图3-1-1)。体表有不同的体壁衍生物,如刺、刚毛以及由刚毛演化形成的鬃、鳞片等。其中鳞片有种种大小,形状和色泽,而不同颜色的鳞片形成的纵条、斑点、花纹、色环等,成为分类鉴定的明显特征。

 

1.头部  略呈球形,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一对触须和一根喙(口器)。复眼之间及其前方区域称为额,复眼背后方区域称为头顶,头顶之后为后头,额前端突起的三角形区域称为唇基(图3-1-2)。

 

1.jpg 

 

触角位于额部。雌蚊的触角有15节,雄蚊有16节。从基部起依次为柄节(第1节)、梗节(第2节)和鞭节(第3-15节或3-16节)。柄节环状,短小,被梗节覆盖;梗节扁球形,光裸或有细毛、鳞片;鞭节细长,各鞭节(雌蚊节1和雄蚊的末节除外)生有一圈轮毛。多数蚊虫的轮毛具有两性特征:雌蚊触角轮毛短而稀,雄蚊触角轮毛长而密。触角对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以此可寻找吸血对象。

 

触须位于喙的两侧,分5节。多数雄蚊的触须略长于喙或与喙等长,雌蚊的触须短于喙(库蚊属和伊蚊属)或与喙等长(按蚊属)。触须的白斑、白环是蚊虫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喙(口器)由唇基向前下方伸出,为刺吸式口器。由上唇、下唇、舌、上颚和下颚组成。下唇呈中空长槽形,内含6根针状结构,即上唇、舌、一对上颚和一对下颚。上唇与舌组成食管,舌中间有唾液管开口于末端。上、下颚末端有锯齿样结构。蚊虫吸血时,先用上、下颚切割皮肤,再将针状结构刺入皮内。雄蚊的喙因上、下颚短小,舌与上唇融合,故不能吸血。

 

2.胸部  由前胸、中胸和后胸三节构成。各胸节腹面均有一对细长的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胸退化;中胸最发达,有翅(前翅)及气门(前气门)各一对;后胸退化,有一对由后翅演变而来的平衡棒及一对后气门(图3-1-3)

 

2.jpg 


前胸  主要结构包括前胸背板、前胸侧板和前胸腹板。前胸背板分为前面的前胸前背片和后面的前胸后背片。前胸侧板位于前足基节上方。前胸腹板为盾形骨片,位于两前足基节之间。

 

中胸  主要结构包括中胸背板、中胸侧板和中胸腹板。中胸背板几乎占胸部的整个背面,由前到后分别分为盾片、小盾片和后背片。盾片占中胸背板的大部分,其两侧缘的纵条为中胸侧背片;小盾片呈三叶状(库蚊属和伊蚊属)或弧状(按蚊属);后背片一般光裸。中胸侧板占胸侧的大部分,前上方有中胸气门,由中胸前侧片、中胸后侧片和基后片组成。中胸前侧片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包括气门后区和气门亚区,下部与腹板并合,称为腹侧板;中胸后侧片呈长方形,位于翅下方;基后片位于中足和后足之间。中胸和后胸腹板已退化。

 

后胸  主要结构包括后胸背板、后胸侧板和后胸基后片。后胸背板位于中胸后背片和第1腹节之间,两侧有一对平衡棍;后胸侧板为中胸后侧片后的三角形区域,其前方为后胸气门。后胸基后片位于后足基节之上。

 

 共3对,细长,每足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股节、胫节和跗节5部分。其中,跗节又分5个小节,跗节5末端有一对爪,跗爪简单或具齿,两爪等大或不同,不仅因种类以及前、中、后足而异,并可因雌雄而不同。中垫,位于两爪之间,通常为一分枝的刺突,库蚊属蚊虫还有一对发达的爪垫,其他属蚊虫的爪垫不发达或完全退化,库蚊属的爪垫叶瓣状,是分类鉴定属的重要特征。此外足上的鳞斑,如白斑、白环、纵条等是区分蚊种的特征之一。

 蚊虫的翅狭长,膜质。后缘基部形成一小凹口,凹口之内为微突的翅瓣,翅瓣之内为较大的膜质腋瓣,与胸部连接。翅脉简单而变化小,分纵脉和横脉。纵脉共8条,分别为前缘脉、亚前缘脉及1-6纵脉。其中,第2、4、5纵脉各分两支,其余纵脉均不分支。横脉是纵脉之间的连接脉,重要的横脉有膊横脉、分横脉、前横脉和后横脉(图3-1-4)。翅脉覆盖有鳞片,翅后缘并扩展到翅端的狭长鳞称为缘缨。翅鳞可形成麻点、斑点或条纹,在按蚊的分类上有重要性。多数按蚊,部分直脚蚊(我国特有种)以及少数的库蚊、伊蚊中,翅鳞密集成暗斑,或有淡白或白鳞形成的固定白斑。有些伊蚊、库蚊、曼蚊等种类的深色翅鳞中有淡色、白色或者黄色的鳞片,形成不同程度的麻点。

平衡棒末端膨大部分称为分结节,通常覆盖有小鳞片。

 

3.jpg 

 

3.腹部  蚊虫的腹部由10节(腹节Ⅰ-Ⅹ)组成。腹节Ⅰ的背板较短,腹面大部膜质。腹节Ⅱ-Ⅷ结构相似,各有一背板和一侧板及连接他们的侧膜所构成,腹节Ⅰ-Ⅶ的侧膜上各有气门一对。两性蚊虫从腹节Ⅷ以后各节极其附肢因交尾功能而有很大变化,统称为尾器(外生殖器)。雄性尾器的形态是鉴别蚊种的重要依据。雄蚊在羽化后几小时内,尾器作180°的扭转,然后固定在这个位置不再改变。雄蚊尾器包括腹节Ⅷ、腹节Ⅸ、抱肢、小抱器、载肛片、阳茎及其支持物(图3-1-5)。

 

4.jpg 

 

(未完待续)

 






姜志宽.png


《卫生害虫管理学》推介主编简介


   姜志宽 男,汉族,1953年2月生,江苏省南通市人。1970年12月入伍,1975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昆虫学专业。曾任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长、研究员。兼任全国爱卫会病媒生物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病媒生物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杀虫药械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编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常务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兼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家用卫生杀虫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农业部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药效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全军媒介生物防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医学情报与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江苏省消毒与媒介生物防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兼医学昆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州大学出版社南京分社常务副社长、第三军医大学和苏州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和《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编委、《医学动物防制》杂志副主编、《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主编等职。


长期从事病媒生物防制研究,获军队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28项,其中二等奖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和参与主编出版了《卫生害虫管理学》、《啮齿动物学》、《卫生杀虫药械学研究与应用》、《有害生物管理手册》、《蟑螂防治实用手册》、《有害生物防制及趣谈昆虫》、《医学生物学及控制中文文献索引》、《病媒防控论文英文摘要编写》、《实用英汉疾控医学辞典》、《卫生杀虫剂应用技术》、《有害生物治理》、《消毒杀虫灭鼠技术》、《重要疾病和医学动物防治指南》、《环境有害生物防治》和《空港有害生物治理指南》等19部。制定了《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等国标。编译出版了《最新杜克家庭医疗健康百科全书》和《家庭医学百科全书》。创办《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


1991年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1995年获南京军区科技英才奖;1999年、2004年和2014年被中华预防医学会表彰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000年被南京军区联勤部表彰为基层卫生工作先进个人;2002年获全军预防医学奖励基金;2006年获南京军区“十五”全区后勤重大科技成果奖;2010年被总后卫生部表彰为第三届全军优秀医学编辑工作者;2015年获中国健康促进教育与教育协会金牛奖;先后荣立三等功6次;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返回首页